2018年7月5号,伴随着四点一刻的到来,我的大二生涯就那样结束了。它结束的如此匆忙,以至于我迟迟缓不过神来。
可能是这一年不再是五六门,六七门考试,而是十几门;可能是这一年的考试科目太“有个性”,让我深感自己的能力不足;也可能是这一年的我还是不够努力,等到看起来风轻云淡的面具被真实的考试给撕扯下来以后,便露出了惶恐不安的面容。回望过去的两年,尤其是大二这一年,我发现在我决定转专业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接下来道路上的坎坷和曲折。
可能是上学期的科目“太友好”,相对轻松取得的“小成就”让我看不清下学期课程艰辛的事实,盲目自信地想着下学期一定也可以“轻松”地度过。但是,当我坐在考场去考第一门而且是开卷考试的科目的时候,我就为自己学期开始前幼稚的想法而感到可笑。十点十分到十二点,我的答题纸还有好几处空白。那是钝化了。是长久地与考试隔离后的不知所措,整个人都迟钝了。紧接着,是一门接一门的考试,一天接一天的复习。 “学不完了,考不好了。”我当时就是这样想的。大一需要补修的科目是“自学重修”的,我想着,反正双学位都学了点,到时候看一看,再拾起来应该不难。只是没想到两者的出题方式和授课容量会因为科目本身的差异而存在较大的差异。以至于我一直因此而惶恐不安,不知所措。
其实,最大的问题就是心态的不平衡。特别是当你身边的人只剩两门了,而你还剩四门,而且最后两门你还没来的及准备。不是我没有拿出时间来,而是前面的科目十分艰巨,我发现,我根本完不成。那时候,其实是心态的不平衡在和复习的效率产生着强烈地化学反应,是惊慌,是不安,是不甘于看着自己设想的“上学期考的还不错,如果一直持续下去,说不定还能保研……还能获得什么什么……”当时我觉得,这些“荣誉”和“利益”都从我手里流走了,水是根本抓不住的,没用的,再怎么不情愿都拦不住。我觉得前方更加的迷茫了,我之所以努力修双学位,努力转专业,努力保研不就是为了“更好的前途”吗?但这一切即将随着我成绩的不理想而离我远去。
可能有些事情就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的。那天,一位学长在朋友圈转发了一篇文章,知觉上的选择促使我点开并认真地读了下去。那是一篇写的不能再真实的毕业感言,描述了作者身处大学园的蜕变与成长。人都太容易进行相似处境下的身份带入,而当我读到那平实的文字时,感觉这些不加修饰却足以深入人心的话,好似写的就是你啊!即便你们不是同一个人,不在同一个园子,也不在同一个水平,但是在经历所能赋予相同感受的事件时,所产生的情绪是相同的。反反复复读了很多遍,每当我觉得累到不能坚持,我便找出文章,滑开背景音乐,边读边想——即便我所期望的一切都离我远去,那么还能支撑我继续前进的动力又在何方?我对于“光明的前途”的执着追求,最终又是为了什么?我,到底是要如何活着,如何面对生活和现实?如何在知道前方一路坎坷,结果可能事与愿违的前提下继续地行走?
我想,作者的答案是对的——终究,还是为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更加平和的面对生活的苦难与挑战。即便被现实压的低下了头,弯下了腰也不要停止前进。
大二上学期的“结果”,影响了我下学期的行为。这种影响在现在看来,是因为选择了从众但却不符合自己真实想法的后果。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做自己”重要性,一定不要为了迎合而去放弃自己心中所要坚持的东西,有些路,一旦偏离,便永不能回到正轨。也或许根本没有正轨,只是我们心目中预设了一条看起来毫无阻碍的道路,这样的路,根本就不存在,但是执念让你我深信:是因为我走错了一步,才产生了偏离。
“一切都会过去。”
时至今日,都过去了。时隔一个月,我再次坐在了操场中,看着对面的夕阳,看着这一片威海独有的蓝天白云。我还想去看海,重温一下久违的平静。
微观经济学考试前一晚,看到了曾给予我人生帮助的老师,这不是第一次看到老师坐在办公室里了,每次都想去拜访,因为怕打扰,还是没去。但那天晚上,我过去了。老师问我,后悔转专业吗?我说,我不后悔。虽然补修的压力一度让我喘不过气,但是我因此获得了重新选择职业生涯道路的权利。从长远的人生来看,所付出的不过是不值一提的“皮毛”。而当我说出这句话时,我也意识到了,考前那种急功近利的心境已经完全改变了,没有保研,我还可以考研,一条路不通,还有其他许许多多的选择,我还没有被生活逼得无路可走。其实,根本不会无路可走,因为我们都怀揣着梦想与信念,内心深处都有着自己不曾发现的勇气与坚持。可能别人不理解你,可那又怎么样,我们所经历的生活,是活给自己的,别人的看法根本不能成为阻碍“你成为你自己”的理由。最后,用一句话来总结大二所教会我的:
What doesn't kill you makes you stronger
(我终于可以换掉——这张壁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