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夫妇曾极力劝说张爱玲不要出版《小团圆》,或者即使出版,书也必须作大改动。任何人看完了《小团圆》只会觉得女主人公不可爱,不值得同情。张爱玲为什么要把九莉自己写的如此不堪?
张爱玲写《小团圆》的时候,正处于反思期,欲要将自己的前半生完全的否定掉。一九七五年九月,张爱玲给宋氏夫妇的信件中说:“《小团圆》因为酝酿了得实在太久了,写得非常快,倒已经写完了”。虽然如此说,《 小团圆》的基调定的如此灰黯,恐怕和一九七五年前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张爱玲一九七三年终于定居洛杉矶,此前最后一份官方工作是收集大陆文化大革命的流行词语并且对此作分析研究,听起来政治目的性很强的一份差事,此间张爱玲苦于皮肤病,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搬一次家,拎着随身带着的几个箱子奔波于各个旅馆,身心俱疲。
与此同时,胡兰成在台湾倒是很悠哉兜定,任职台湾文化学院作教授,一九七五年更是出版了《山河岁月》,一时居然有咸鱼翻身的迹象。真教人气也气死了。
我猜想,在内忧(皮肤病,谋生,以及居无定所),外患(胡兰成死灰复燃,欲拿与张爱玲的往事作卖点出版《今生今世》)的夹击下,致使张爱玲痛定思痛,定下了《小团圆》灰黯的基调。与其坐等胡兰成在台湾出书卖前妻,不如自己亲自下手,把已经幻灭的爱情再鞭挞一次。
终究还是张爱玲。她欲要还原一个女作家从一开始就如影相随的种种困境——与家族显赫名声不相符合的经济上的困境,身为汉奸妻的窘迫,失宠于男人,在争宠中落于下风的无奈,政治环境的变化导致无可下笔,身为女性不得不面临的年龄增长资色衰退的焦虑。
她要《小团圆》揭批这种四面八方袭来的困境,一个生于旧时代,长于乱世的女作家的困境。
也只有张爱玲有这样的胆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