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记得看过钱钟书阅读方法,会先翻看目录,看看书里大致内容,如果这本书大致内容与自己想的一样,他就会放下这本书不去阅读。我想《被讨厌的勇气》应该是你翻开了就放不下的书。这本书分别从过去,人际关系,未来三个方面去颠覆你过往的认知。阿德勒所采用的方法不同于普遍大家所采用的“原因论”,阿德勒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结果”。比如一个喜欢看见异性就脸红的男孩,比起讨论他为什么脸红的原因,阿德勒更倾向去探讨他脸红的目的更有意思。这本书,个人认为更适合心理学入门,与《自卑与超越》相似,更倾向于用简单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带大家进入另一个世界悦纳自己。这本书的确很好,但是我认为大家可以在阅读的同时不用过分的认同并忠诚于哲人的语言,可以对哲人的话进行反驳,想象你就是另一个年轻人。毕竟“青年有困惑,禅师有智慧,只讲故事太浅,只讲道理太深,不如我们一起加入他们的大讨论,完成一次智慧的迭代。”
首先,介绍下贯彻于本书思想的主人阿德勒,他可以说是非常励志了。小时候个子小、驼背、成绩不好,似乎老天一开始就给他了一个悲剧群演的剧本,从小家长喜欢拿他与又高又帅的哥哥进行比较。他两次被车撞,五岁差点得肺炎去世,人生甚是坎坷。但,他最后终究战胜了命运,谱出了属于自己人生的华丽篇章。或许,大家可以从他的思想中获得一些启迪为自己的人生带来些许不一样的旋律。下面我将分别从过去、人际关系、未来三个层面来进一步探讨他的想法与带给我的启发。
一 、过去
阿德勒认为我们所面临的第一个束缚是过去,他在这里所主要围绕的是“目的论”进行展开。这也是对我思想的第一个颠覆。“从弗洛伊德开始,很多心理学家们开始相信人是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的产物。这些经历变成了潜意识,决定着我们的人生。”其实,我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受着这样的影响,把一切现在发生的不快乐,简单地归因于过去童年学校不幸。原生家庭理论对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有很深远的影响,甚至于有段时间我开始了原生家庭有罪论。这样子可以有效帮助我逃避本应该属于我的责任,来让自己没那么自责,让自己好过点。可阿德勒却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这使得我开始换一种角度去看待问题,发现自己逃避学习的目的是因为没有承受失败的勇气。“很多时候,当我们太在意一个东西的时候,反而故意去搞砸它。”这使得我明白我应该去允许自己失败或者不那么好,其实,现在的我反而不急于去改变了,即使我没那么优秀性格上存在着缺陷,但此时此刻不那么完美的我是以后那个我所羡慕的。
二、人际关系
在人生第二束缚中,主要围绕“课题分离”这一主题,即使我在阅读之前早已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客体,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选择。但是,却仍避免不了假借爱的名义去干预他人的决定,仍掌握不好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深度和距离。我想这本书一个特别有意思的地方,他明确告诉你问题出在哪,你该如何做。不是仅仅地提出问题更在于解决问题,可以让读者去实践以去蒸发书中的“水分”,得到属于自己的知识。同时,他把部分人认为的是常识或者说一直认为是对的道理、实践的准则进行了一种反驳并归纳为“人生的谎言”。这或许会给读者带来些许震撼,给我的思想上进行了又一层次的颠覆。在这一课题中,我学会的真正意义上的尊重、爱与完全信赖。
三、未来
在读到这一版块之前,其实,我也与书中的青年人一样,认为人生是一整条线,“为遥远将来设定一个目标,并认为现在是准备阶段”,把人生视为登山,过去现在都是为了以后“一览众山小”而服务的,在不知不觉中,我陷入了拖延式人生,永远在等恰当的时机。这也是这本书所给我带来的第三个反转,把人生理解为“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只注重此时此刻,即使人生终结于此时此刻也应该是完结的、幸福的,这使得对于我现在做的每一件事都充满了幸福感和充实感。
如果说读一本好书能让人思想进行一次迭代的话,那我认为这本书就值得分享给大家,就如我现在所秉持的“我们本身而平凡,但因为分享而熠熠生辉!”我希望你们也可以从中得到属于自己启发,可以与我一起探讨,进行一次深入而有趣的思想的碰撞。最后我就引用书中阿德勒一句话作为这篇文章结尾:“必须有人开始。即使别人不合作,那也与你无关。我的意见就是这样。应该由你开始,不用考虑别人是否合作。”我想做一个快乐的分享者,你感受到了吗?无论如何,那也没关系,嗯,快乐的一天,大家早安午安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