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素曾经说过一句话,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
曾经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至死都没有思考的人。
同样我也是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当好奇心遇到不思考,我的生活出现了别样的烟火。看到好玩的事情,听说一个社团,一节培训课,甚至云课堂简直一个都不放过,每天忙得像个小陀螺,不停地旋转。虽然有些小收获,但是收效甚微。大部分的旅程里,我成为了一个过客。变成了传说中勤奋的蠢人。
看到我经常下了班慌里慌张的跑出去参加活动,我的领导有点看不下去了,几个月前他问了我几个问题:“老抽和生抽有什么区别,煮菜和炖菜有什么不一样?鲫鱼汤怎样才能熬成乳白色呢?”
我当时就蒙圈了,我曾经也那么想过为什么酱油要分两种呢,也就仅仅止步于想一想。
领导见我不语遂说,:“老抽生抽一个着色,一个调味,煮菜炖菜的区别在于水和油谁先放,鲫鱼汤根本原理就是热胀冷缩。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年轻人做事情要多思考。思考不是想一想,而是要找到事情的本质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看你整天参加活动,你思考为什么了吗?
领导的一席话,如暮鼓晨钟,撞击着我的心扉。
思考,这个词语一直在我耳边回荡。当我沉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的时候?我发现那些过往行为就像敷在湖面上的芦苇,从来没有深入探寻湖底的世界。
我从来不曾经拥有思考这位朋友。所以我的生活忙碌且忙乱。
我开始思考,思考这件事情。
我带着思考的眼光遇到了一群病友。
当一股“流行”大潮袭来时,大部分人表现出来的是毫无理由的追捧。当一个叫张悟本的人走上电视,推销他的“绿豆食疗法”时,很多人都在以每天数斤的量猛吃绿豆,坚信这样可以使身体健康。或者,随便跳出一个“经济学家”大喊“房价要涨了、股价要涨了”的时候,大家都把钱砸向市场;而当另一个“经济学家”发出完全相反的声音时,大家又死死攥着手中的钱。
所有这些背后,都充满着盲从的气息。怎样才能让众说纷纭的争论立见分晓,让道貌岸然的说谎者原形毕露。
那就是把思考当朋友。
怎样才能把思考当朋友呢?经过我苦苦的摸索思考,我仿佛开始和思考建立了链接。对把它当成好朋友,甚至是你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
第一个:每天问候它。每天给它十分钟
每天在固定的时间进行一句话日记。日记能明确思考的内容。写下你的目标:你要做什么,什么时候做,在哪里做。
第二个:从小事情做起。
在大前研一的《思考的技术》一书中,大前研一写了一段经历。其中有一个细节很打动我:我每天坐地铁的半个小时看见路上的广告牌就在想自己有什么办法提高这个公司的运营,如何让这个公司的老总接受自己的提议。一开始在路上每天只思考一个问题,到后来思考越来越快,每一站就可以思考一个问题。你会问:思考这些小玩意对深入思考有帮助吗?答案是有的。万物有道。不同事物的底层和中层大相径庭,但是一旦到达最高层的道,很多都是相通的。
第三个:晒你的思考
就像晒你的自拍照,美食一样。
现在平台如此之多,微信朋友圈,简书平台,公众号,或者来思碰做演讲,把你想法发表出来。当你有聆听自己想法的固定听众,你的所思在与他人分享,在其他人开始阅读和期待你的想法时,你将因感到来自公众的鼓励和期待而坚持下去。
这就是我目前践行的方法,不管用不要钱。
当把思考当朋友之后,这位朋友也给我带来了丰厚的礼物。
思考给我带来了新的想法
就像浙大老校长竺可桢先生,在1936年9月18日新生的谈话会上,曾经讲过的那样: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问问自己,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
当我做一件事情之前,我就会来
我思考那些我正在进行的事,或着我的生活中正在发生的事情。比如我为什去学习一项知识,为什么来思碰,为什么今天做这篇演讲。如果事情进行的不顺利,我就思考每个步骤。而对于那些我成功做到的事情,我会思考成功的原因。
思考能使我帮助他人
前几天我在简书上写了一篇文章《你是阅读的国王》。当我写出来之后,好多小伙伴给我反馈说,非常的受益。这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原来思考也可以帮助他人,更我有动力写下一篇文字。
思考带给我洞察事物的能力并且可以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我们常常陷入麻烦和忙碌之中。一次错误,一个高压力的任务都能使你深陷其中。我也不例外。有时,它们能将我们击败。但是,如果我们花上一分钟时间退后一步,思考这些问题,在整个计划中,它们并没有看起来那么重要。这样能让我们平静下来并减轻压力。当我退一步,思考我所经历 的事情时,比如我为什么熬夜,为什么拖延,为什么会工作失误?我不再深陷之中,而是带着客观的眼光,分析这件事情的缘由。
当把思考的当朋友的时候,最最直观的受益是,我不再是盲目而忙碌的参加各种活动,行为有了更强的针对性,不再是随波逐流的浮萍。
这是思考带给我的小甜蜜,同样它也是带给你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