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各种流派中,以信仰“理性的计划”和信仰“看不见手的市场”为两端,一般分为四个流派。最左端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主张计划经济,相信人的理信可以规划社会,不相信市场的力量;最右端是奥地利学派,对市场的信仰坚定不移,反对计划经济,认为这是一条“走向奴役之路”。而凯恩斯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则依次界于二者之间。上世纪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运动,让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得以实践,其结果之惨烈有目共睹。
左派经济思想究其根源,是对人的理性过于自负,认为可以全面地认识世界并“能动地”改造世界。这是理性的僭越,似乎人可以取上帝而代之,如同建造巴别塔的那些人,构筑知识的通天大厦,骄傲地宣告,“传扬我们的名”。而伊甸园中的故事,或许是最早的隐喻。在生命树和知识树之间,人选择了知识树,人们对知识理性的自满由此发端。
上述社会宏观的形而上层面的叙事,是否契合个人微观层面的生活呢。比如婚姻,是相信爱情这一看不见的手还是通过条件分析理性考量?
当我们青春年少时,啜饮着爱情甘泉,什么彼此距离、身份条件都不重要。而这时社会和家庭,多半会挥起看上去很理性的世俗大棒来槌打。及至稍稍长大一点,我们开始了解社会,开始理解家长,渐渐主动地以学业和事业为理由,斩断情丝,并欣喜谓之曰,长大了。后来,终于成熟,在社会上浸染多年,变得像自己父母一样理性世故。不过,生命中好像还有什么事情还未完成。这时,理性已经变得很强大,爱的萌动在它面前如以卵击石,还未长叶生枝,就被理性世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但内心深处,爱情的火种常会燃起,俟机反抗。
基于两性相悦的婚姻,或说基于爱情的婚姻,也许表面上,依照世俗的理性的眼光,两个人外在条件是那么不匹配。然而,互相吸引,是源自创造的奥秘,从生命的高度来说,是最匹配的(科学研究也是最符合优生学),而世俗的眼光往往拒斥,这不也跟左派经济思想一样,是“理性的僭越”么?
人们往往会分析两个人的各种合适,或各种不合适,以及依据各种条件分析未来生活的幸福程度。然而,外在条件的定量分析,真能度量婚后二人精神世界主观的幸福体验么?依据现状的分析,真能有效预测未来的各种不确定性么?回顾近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不同年代,军人、国企工人、文青、私企业主、公务员、IT男,先后成为女性追捧对象。社会发展变化是如此之快,花无百日红,谁也不知道未来哪种人是赢家。
《箴言》说,“要喜悦你少年所娶的妻”。少男少女两情相悦,没有现实的算计和考量,是基于爱情的,也就是基于生命本源的,我想,更接近神圣的殿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