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人都知道"女人和孩子的钱是最好挣的"。其实花在孩子身上的钱大部分还是由妈妈花出去的,所以女性在消费开销方面占很大比重。
21世纪,大部分家庭都是由女性掌握家里的财政大权,而且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家庭在消费层次上也在慢慢的发生这变化。
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女性在消费过程中不再是围着吃什么穿什么这类传统的消费品,而逐渐转变为注重健康和美丽。
女性爱消费,不仅是出自自身消费品的购买者,也是绝大多数儿童用品、老年人用品、男性用品、家庭用品购买的决策者与执行者。虽然在购买汽车、房子这样的大宗商品上,最后拍板的是男性,但在购买过程中,女性的喜好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互联网时代,专为女性用的APP就有好几个,比如说,唯品会、蘑菇街、美丽说、美图秀秀、大姨妈、下厨房等都是为了满足女性用户的需求,在互联网行业杀出一条血路。
同时,在女性消费占很大比重的年代,面对那么多选择女性也越来越"精明"。购物的时候也会货比三家,只买对的不买贵的。在买东西的时候也会很挑剔,问东问西的,到最后啥也不买,那怎么样才能找到用户痛点呢?让她们乖乖买单,以下三招可供参考。
Ps:女性心理不仅仅是女性用户专有的,而是男女都可能会有的。要知道,每个人内心都住着一个少女。
第一招:注重感性因素
男性在购物时,特别是购买生活日用品、家用电器时,较多的注意商品的基本功能、实用性,在购置大件贵重商品时有较强的理性支配。
而女性消费者对商品外观、形状、色彩,特别是其中表现的感性因素十分重视,往往在情感作用下产生购买动机。简单说女性购物,买的是一种情怀,女性是感性动物。
商品品牌的寓意、款式色彩产生的联想、商品形状带来的美感或环境气氛形成的温馨感觉等都可以是女性消费者产生购买动机,有时是冲动型购买行为。
购物现场的环境和促销人员的讲解和劝说在很大程度上会左右女性消费者的购买,有时甚至能够改变她们之前已经做好的消费决定使其转为购买促销的产品。
第二招:攀比和虚荣心
女性喜欢与处在同一层次的人做比较,总想拥有别人所没有的,或者是比别人更好的产品。
具有这种心理特征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注重的并不是商品的实际价值和迫切需要,而是为了超过别人。这种消费心理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和冲动性。
经济学上有一个词叫"口红效应"(lipstick effects),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口红效应指的是经济萧条但是口红热卖的一种经济现象。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美国大萧条时,各大行业不景气,生产过剩,但是口红却几乎卖到脱销,因为在什么时候女人的攀比心都令人惊叹。
饥饿营销在很多针对女性用户的产品上屡试不爽,所以一定要让女性用户感觉她们享有"特权"。要制造紧张气氛,让女性的心理有了购物冲动然后刺激了消费。
抓住女性这个心理会极大的刺激女性用户的消费欲望。
第三招:寻求自我价值
调查显示,平均一个女人一天内要说两万个字,而一个男人一天只说七千个字。女人在自我表达的欲望上要远远高于男性。
女性通常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感染能力和传播能力,善于通过说服、劝告、传话等对周围其他消费者产生影响。
女性消费者会把自己购买产品的满意使用感受和接受的满意的服务经历当做自己炫耀的资本,利用一切机会向其他人宣讲,以证明自己有眼光或精明。反过来,女性购物决策也较易受到其他消费者使用经历的影响。
女性是口碑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一些产品通过女性的口碑传播可以起到一般广告所达不到的效果。但成也口碑,败也口碑,只有过硬的质量才能维持住女性消费者的忠诚度。
女性顾客的反馈和口碑非常重要,商家一定要讨得女士的欢心才能赢得市场的青睐。
为什么那么多女人爱自拍,用美图软件美白大眼出来的效果连自己的亲妈都不认识。因为她们不仅要表达,而且希望通过自己的表达赢得社会的赞赏,期待在别人心中留下完美的印象,这就是社会心理学中的“印象管理”。
综上所述,女性消费者在目前消费群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女性消费者的各种行为也逐渐更新,行为分析的趋势也从趋同化到差异化不断转变。
得女性用户者的天下,要给女性提供情感共鸣、特权感、自我价值的体验,才能搞定女性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