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为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11期【冬】专题写作活动。
这几天,因为一股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天气也为得清冷了起来,虽然白天还是比较温暖,可早晚温度就只有十几度了。上下班时,吹着冷冷的冬风,让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冬天了呢,不知道故乡下雪了没有。”友人感慨道。
我心里一动,裹了裹衣服,搓搓冰冷的双手不禁意,脑海里浮现出故乡的冬天场景。
记忆中,故乡的冬天是很冷的。农历进入了十月天气,就很开始变冷了,山上树木凋零,黄叶纷飞,落尽了树叶的山中也变得空了起来,寒风啸啸,吹得呜呜的响,听着那风声,不由得裹紧了身上的衣物。
到了十一月,天气更冷了,几场冷雨过后,有时也开始下雪了,这个时候的雪还不是那种飘然大雪,只是夹杂在雨里面一粒粒的小雪粒,不过,因为又是风又是雨又是雪的,天气也变得异常的阴冷。这种天气是我们最不喜欢的,又不能出去,又看不到大雪满山的美景,成天只能守在家里面围着炉为听老一辈人讲故事。那些故事往往是讲过了不知道多少遍的,我们这帮小屁孩都听得不怎么耐烦了。耐何那个时候能玩的实在太少了,也只能老老实实地坐在炉火前听着。怎么办呢?出去是不让出去的,如果一不小心弄湿了衣服,那是会挨骂的。
十一月过后,冬天的气氛更加浓烈了,我们也终于等到了下大雪的情景。
那时候的雪可真大啊!夜间,在我们入睡的时候,就那么一大片一大片地漫天飞落,盖住了山岭,田园,房屋。到还未亮,就感到外面已经是亮堂堂的了,只是寒气逼人,睡到天亮时,只感觉越来越冷,裹紧了被子,仍抵挡不住从窗外侵入的阵阵寒意。
早上一起床,出门一看,哟呵,下大雪了呢!看着那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呵一口清冷的空气,我们这结小孩子兴奋得要死,终于下雪了,可以去蹓冰车了,可以要雪仗了,还有那屋檐下长长的冰棍也可以敲下来吃了。当然,父母是不让我们吃的,说是太冷怕吃坏肚子,可我们哪管那么多啊,敲下一根,拿在手里,几个小庇孩哈哈地笑着,嚼着那冰冷的冰棱,似乎还有一种甜味。
蹓冰车,打雪仗也好玩了,一大群小孩子在山间小路上,从最高处一路狂飞而下,小路上那厚厚的雪没多久就被我们蹓得滑滑的,在一些坡上,走路时还要小心翼翼,一些大人看着我们热闹的场面也笑呵呵的,连声感叹着“好雪啊好雪!”
到了晚上,雪停了,下雪的日子,大人们也没啥农活干,老妈早早地就把晚饭给做好了。吃了晚饭,一家人就围着炉火,叙着家常,窗外,被白雪映照的夜色还是白白的,偶尔,后院菜地里几根干枯的竹枝被大雪压断,传来“嘎吱”一声,脑海里浮现出那首白居易的《夜雪》诗:“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那画面,不正是眼前的景色吗?又不得不感慨白乐天的诗歌太平实,太贴近生活了。在那平实的句子里却充满了诗情画意,初读时虽然是淡淡的,却让人回味起来韵味无穷。
光阴易逝,一年又一年,流逝得有如白驹过隙,眨眼间,数十年匆匆而过,当年的小伙伴们一个个都走出了小山村,去可以外面的世界,只有那一场又一场大雪,在故乡的山间悄然落下。只是,在那些山道上,再也没有看到当年遛冰车,打雪仗的小孩子。
如今,随着气候的变暖,故乡的冬天也没有童年时那么冷了,也很少见到小时候的那些大雪了,童年那些开心的日子只能存在深深的记忆里。
现在,为了生活漂泊在南方,每年冬天更是难见到故乡的雪了,家乡偶尔来一场大雪,自己也只能在手机里看看家乡友友们拍的照片,再回味一下童年的美好回忆,或是在文字里勾勒几行冬天的记忆。一别经年,故乡的冬天,记忆里的雪花,又是否别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