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个刚参加工作没多久年轻的朋友问我,他很困惑,为什么他父亲总让他去考公务员?
这个是当然过来人的经验之谈!类似的情况,我年轻时候也曾经历过,只是当时完全没有办法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而已!
当年我还在读大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父亲就让我去考公务员。国考的难度人所共知,当然最主要的也还是自己确实对这个不感兴趣,但迫于父亲的压力,又不得不去考。这种不情不愿的心态,考试成绩也就可想而知了。那时候人还很年轻,一门心思向往的是去北上广深等大城市闯天下。想进的是华为中兴这种20年前十分热门的大厂,向往的是赚取高薪,而不是拿公务员那么低的薪水。当然,也十分厌恶处理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希望生活能过的相对简单一些。同时,也希望寒窗苦读多年的专业知识,能有用武之地。跑去当公务员,感觉这么多年的书等于白读了,也就是混了一个学历而已。完全不是自己想要的!
基于以上想法,年轻的我完全听不进父亲的意见。放着他安排的国企铁饭碗不要,直接辞职。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提着一个行李箱就跑到了陌生的深圳从零开始,从与同学合租农民房睡客厅起步。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也基本实现了当初来深圳之前的各种设想,买房结婚生子,也算是在这个城市定居下来。
转眼20多年过去,人到中年,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更残酷的现实。这座城市的职场,对待中年人实在是太不友好了!年轻时候,换份工作不要太轻松。这年龄大了,年过40,想获得一份面试机会都是那么的难!
直到此刻,才幡然醒悟,终于理解了为何当年父亲那么执着的让我去考公务员!也许站在父亲的角度,并没有期望儿子能发多大的财赚多少的钱有多大的成就。他所期望的是,儿子能有一份稳定的一直能干到退休的工作,这辈子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即可。
年轻没有失败,大不了重头再来!但是等人到中年,遭遇职场危机时,能做的选择就十分有限了。如果把人生看做是一场长跑,那么势必就得把眼光和视角拉长,不能看到某一段时间领先就沾沾自喜,自以为了不起。放到全局来看,那就得看谁能笑到最后,谁才会笑的最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