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我累了,总看着他的背影,这个背影艰难了一些,但,很坚强。”
——张跃平导演
《大寒》中新上映,各大平台开始转载这个消息。上次《大寒》上映是在年的1.16,但无奈遭受到了低票房,排片无望,荒凉下线的结局。
就这样一个严肃的历史题材的电影,从各大影院下线了。似乎人们总是对有趣幽默美好的事情充满兴趣和激情,对于冷漠严肃冰冷的历史却自动忽略,选择屏蔽。
“慰安妇”问题从来不是我们可以忽略就能忽略的掉的话题,从《三十二》到《二十二》再到《大寒》,总有人在努力,总有人补救,总有人在铭记。
他们是为这项历史遗留问题而不断努力的人,他们是为了为受害者不断证明的人,他们是背负了历史责任不断前行的人。
《大寒》是一步关于慰安妇的历史反思和铭记电影,拍摄艰难,一路走走停停,乡村教师张双兵老师36年来背负着他做找到的127位慰安妇老人的心愿和信任,
不断尽自己的力量,为她们的权利而奔。张双兵老师讲到,他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生活会和“慰安妇”紧密联系在一起,
从他在高庄村麦子地里遇到的那个佝偻的身影开始,他走上了帮助慰安妇的道路,从李秀梅到侯冬娥,从刘面焕到万爱花,从张小妮到无数在侵华期间遭受了伤害的老人,她们都是战争的牺牲品,她们都是历史最不能忘记的人。
她们在年幼时遭受了非人的待遇,逃过一命又遭受了各种偏见,一生都生活在悲痛和误解中。
她们应该得到人们的重视,她们应该得到历史的尊重,她们应该得到人们的铭记。
在张双兵老师采访的127位老人中,他已经送走了126位。亲历过灾难的慰安妇很多都已经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她们中有的人一辈子都生活在批评和歧视中,她们中有的人一辈子都没办法说出自己悲惨的遭遇,她们中有的人就算在生命的尽头都没等到一句抱歉。
历史问题绝不能靠忽略而解决,因为这些悲惨的人是确实存在的。
也许我们没办法干出什么大事,但我们可以尽我们的一些绵薄之力,让我们自己以及更多的人铭记这段历史,让我们的后代能牢记历史。
历史连接了过去和未来,我们只有牢记了历史才有更大的勇气朝前走去;我们只有了解更多慰安妇的历史,她们才能安心离开;我们只有不忘初心地支持,她们才能获得她们本该拥有的尊严。
这个世界留给她们的时间不多了,她们已经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等待了。现在已经96岁高龄的曹黑毛老人她没有多少个明天了,她们需要的道歉已经刻不容缓了。
曹黑毛老人在宣传片中这样说道:“娃子们,以后可要把咱家门看好了,再不能叫人说踢开就踢开,说进来就进来……” 这是一个亲历过灾难的老人对于后辈最诚恳的告诫,这是一个中国人对于祖国后代最后的期望,这是她们经历过历史后的总结和反思。
在中国这片985万平方千米的辽阔的疆域上,在某些微小角落里,生活了一些这样的人,她们渴望得到关注,
她们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帮助,她们希望有人站出来为她们发声。这一次,张双兵在36年前勇敢地站出来,张跃平导演因为勇敢的张双兵也同样站了出来,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因为他们而勇敢站出来。而在网友基数如此庞大的中国,网友的力量不容忽视,如果所有的媒介发力了,那影响力一定会很大。
《大寒》是爱与痛的传承,是过去和未来的连接点,是历史和现在的重融。
这个世界需要我们每一个的出现,每当多了一个人站出来,那么这份艰巨就会少一分;当多了十个人站出来,这份艰巨就会少二十分。
忘记苦难往往比苦难本身更可怕,我相信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我相信每一个追逐中国梦的人,我相信在和平年代生活无忧无虑的人,
你们有能力站出来,你们有机会发声,你们有力量去帮助。也许正因为你的出现,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等到那个我们一直等待的那一天。希望那一天,不会太遥远。
这一次,我们有机会避免年初那次上映的冷漠场面,我们有了再一次铭记历史的机会。大寒之后,便是立春。
电影《大寒》整理行装再上路,8月14号即将全国公映,希望你能去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