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快要“毕业”了——“熊猫书院”的半年读书计划,还有3天就完成。
何为“熊猫书院”?微信的一个读书公众号,每周会整理好一本书,小编会摘取书里的“精华”,把一本厚厚的书,压缩成5天的片段式阅读短文,俗称:有限的时间涨无限的知识。
又一种新型的“快餐文化”,从“心灵鸡汤”,衍伸为“读后感分享”。
关于读书类的公众号,目前做的最成功的应该要数“罗逻思维”,从罗胖得每天60秒,坚持了至少5年了吧,带着团队一起做到现在的各类语音读书频道的“大V”,已经从白手起家,到现在拥有了固定营销模式,开始盈利了。
咱们创新力不行,山寨模仿能力可是让世界都刮目相看的,无论哪行那业。“熊猫书院”也是大流中的一朵浪花。从语音版的变为了“文字版”。
“罗逻思维”追了3年,罗胖一直讲,我也一直听。
“熊猫书院”追了近180天,每周推一本书,我也每天跟着看。
开始,还是新奇的,跟着朋友踌躇满志的一起开启了这个读书计划。
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过去了,朋友半途因为各种各样的“客观”原因中断了,而我是属于一根筋,不撞南墙不回头的那类,煎熬着也会坚持到结束,其实行进过半,早已索然无味,觉得这样的读书模式对自己的帮助不大,仅仅是为了完成当初的承诺——180天的阅读计划,开始了就要坚持到底,所以,还在强迫自己坚持着。这也是一种执念。是智还是愚?
经历了180天的煎熬,终于让自己坚信:书,还是得自己慢慢“啃”,才能“嚼”出个中滋味。
从去年9月至今,每周一本书摘,也看了二十多本书了吧,可是刚刚努力的回忆着曾经的“阅历”,除了上周的《断舍离》还能有点印象,其他真的想不起来了——书名想不起来,作者想不起来,书里大致讲的内容想不起来,更别提书中的一些名言警句了。
所以,我一边在回忆,一边在思考:
1.是精华还是简单的摘抄?
我们所看到的这些文字展示都是小编摘取书中的“精华”给我们看的东西,至于真的是否是“精华”其实也是无从判断的,你没有看过原著的话,你如何去断定这些真的是“精华”还是泛泛的“流水账”呢?
2.“小编”的资质你也无从考究
如果你没有看过每周推荐书的原著,那我们就是完全被动吸收的一方,小编说什么就相信什么,那不禁产生一个新的疑问:他的理解就是对的吗?他真的没有把石头当成珍珠,而把珍珠当做糟粕而丢弃吗?他整理的就是作者呕心沥血而向世人展示的吗?
3.灌输式的片段教育,“入眼”却很难“入脑”
每周一本书的“精华”整合,会分成5天,一天给你看五分之一,这叫做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阅读模式,一天七八分钟至十几分钟不等,得看文章的篇幅而定。周六则会把5天的碎片文字拼成完成版一次性发送,周日会有一个简单小测验。其实论模式而言,还是不错的,有部分,有整体,再有一个反馈,流程完整,循序渐进。但是为啥“入脑”很难呢?一是选取书的问题,记得有段时间每周推出的都是文艺类、哲学类的书,阳春白雪的口味还是很小众的,所以一直让我在放弃与坚持间纠结着;二是碎片化的文章,很难有连贯性,前一天看的,可能今天又忘了,而这个客户端是不具备查看历史记录的,今日的文章即使不懂,那也只能“硬着头皮”囫囵吞枣一番。等着周六看?理论上是可以的,但是对于自己不喜欢、不理解的文字,你还会花费一个多小时再重头看一遍吗?
所以,这类“精华”入眼容易,入脑很难,书中章节与章节之间的逻辑性与连贯性,还有潜在的伏笔,通过这样别人组合而成的“快餐”其实“消化”很难,更别提“吸收”了。
4.像别人吃过的东西,你再吃一遍,是不是有点……
看别人整理过的书之精华,像不像直接窃取的劳动果实,看别人说的头头是道,其实自己看完大多时候都是一片迷茫,一知半解吧。因为你自己么有主动的去咀嚼,去品尝,你当然尝不出它的原始滋味。突然想起一个很形象的食物——甘蔗,像不像人家吃过的甘蔗渣,已经没有多少“水分”,再吃当然“味同嚼蜡”。
书到用时方恨少,更何况这个走马观花式的片段式阅读?
快餐文化之所以能长青不倒,也是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比如说短时期内暴增了阅历,适合想快速了解一本“厚砖头”的人……
但是快餐毕竟是“快餐”,偶尔果腹还行,却不能当做长久的“主物”,毕竟营养有限,品质有限,效用有限。还是得多品尝“大家”的手艺,经历了时间长河磨砺仍长青不倒的作品,耐得住寂寞,沉得下心,才能体味其深沉的甘甜。
读书,是一个人的事情,还是得自己慢慢“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