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释德仉
"我每一世都在想着:如何培养我的爱心!"
上人希望每一世都不断超越过去世的自己,每一世的自己都比过去世更有爱心。
珍稀慈济所有平面与立体之文宣媒体,亦即珍惜慈济大藏经。通过此次深入阅读词寄刊物与观看大爱台电视节目,实时给自己培养爱心的机会。
:
我们才是5%到20%的,珍贵稀有的菩萨人品种。我们不能被众生所度,故而随波逐流,臣服于众生烦恼苦海中,成为那百分之95,80%,那是可悲的。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业就是一般人所说的灵魂,灵魂来来去去,对佛教而言,就称为业识,业识就是平常的行为造作,好的行为,恶的行为就像一颗颗的种子,完全落入八识田中隐藏在里面,然后跟着人来来去去。
业,是过去种的因,现在所得的果;现在这个果还有多种因在造。
以释迦果为喻,种下一粒释迦果的种子,每粒种子都可生长累累的果实,而一个释迦果中又有很多的种子。
我们现在所受的,就像以前种一粒释迦果的种子,这是因。现在长成许多个释迦果,粒粒皆是果,而果中粒粒是因。
所以虽然我们种过去生的因,受现在的果,但是现在我们可以在造因啊!就看你是要造什么因是好因或是不好的因,而这些种种的因又成为来生的果。
种善因,不要种恶因。
因缘果报。把握当下,恒持刹那。
众生举止动念无不是业,无不是罪。
《梁皇宝忏》
众生共业
为什么一个女人只为了一个家庭提菜篮子就满足了?为什么范围这么小?
我感觉应该要立志对普天下的众生,我们都可以用妈妈的心去爱,如果比一个家庭拘束了,又能爱多少人,又能爱多少人呢?所以应该要去小爱,成就大爱,虽然当时我年龄还轻,不过很向往这条路,自己也很笃定的应该怎么走。
去体会众生的心灵,去寻找宇宙人生的真理。出家人的使命。
要进入群众中去了解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我们要深入的法门,了解各人的习性,就能知道如何让他们来接近自己,或是由我们深入他们的心,但这都需要运用智慧。
去了解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我们要深入的法门。每一个慈济人都要走入人群,行菩萨道,为天下苦难而付出。
怎样才能真正了脱生死众生,凡夫都是为了刺激了生脱死,探求究竟,而佛陀是为众生而修行。
华言是佛陀成道时的心灵境界。佛陀认为在华严境界中所证得的佛性是很奥妙的境界,并非人所能接受。
人死为什么不能和谐时间?为什么多灾难?这都是由心引起的人心不能调和,就会做出许多破坏的事情。
智慧的智是由知道的知,和日月的日合成,应是明朗透彻,但就佛法而言,只具有智并不圆满,因为这是分别智能分别长短,圆方等等,但若误用于歧途,就会造成许多遗憾。
物理生理心理等三理四相,皆能以真空妙有贯之,人人各自有不同面相,往生之后腐朽消失,却什么都没有。
有分别智,还要具有平等憨,慧乃清净而空寂,故不受污染,常说要净化人心,心系看不到,一摸不着是什么污染了呢?又能用什么去净化?究其实,新的污染或净化只是一个观念而已。
透彻假象不烦恼,微臣纳米力量大。
真正的空是自所有的烦恼不要放在心中,不死人我是非纠缠于心。烦恼要断除,就要有宽大的心胸,对人善解,对事包容。
空掉一切烦恼后,还要有妙有妙有也可说是感恩,感恩心才是人人真正的本性,在慈济世界,大家要相互感恩,我们能投入社会去做助人利己的工作,是因为众人给我们力量,所以对人要感恩。
真空妙有,一切皆空,就无须执着在真空中,却不能消极退缩,以为既然是空,面对恶缘也无需理会,这也不对,面对恶缘,要能加以圆融转恶缘为善缘,因为结恶缘就是在人我的心中种了恶因,这颗种子存在双方的八识田中,若不加以化解,那念怨、恨的种子,累生累世纠缠不清,那就很辛苦了,对于法的理解要能深入,吃苦才能入真理,守于中道,否则容易偏于空,又再造业。
也不要因为看透了世间事物,皆无常而之空消极悲观,认为只要顾好自己就好了,其他什么都不要做,真我是清净而有益于人的,然而凡夫所执着的我不过是血肉之躯以及无形的层层欲念,引人坠往苦恼深渊。
真理是存在的,实乃真空妙有、妙有真空。妙空真有。热郁人,我是非,我都以修行的心态看待,不生计较之心,然而人事物实皆有真理蕴含其中。
慈济人不因自己的付出而自尊自大,遇事付出的人,他的心地愈宽阔,但是我愈缩愈小,人生无处不在,到处都有人人的力量与用心,不只能微尘人生无处不在,还要具有纳米良能,微如如真空,却能发挥很大的良能。微尘与纳米实是妙有与真空,学佛就要学到缩小自我,缩到我好像不存在,但无处不在,这就是真空妙有。
无我相,不执着我是帮助别人的人。
无人相,不执著他是受我帮助的人。
无物相,无物量的相,不执著我布施了多少物质去救人。
三轮体空
阿难尊者用清净心,记下佛法重点,其他都是后人的身份解说,梵文的经本文字比较简单,译成中文后变得很深奥,其实我们以简单心去接受就好了,了解后要能运用于生活中,这才是真正的佛法,我们应存在担心,好好珍惜这纯美简单的妙法
阿难尊者用清净心,记下佛法重点,学佛之人当以简单心接受佛法,其实佛法本无深奥,为心清净方能入道,在心地清净,单纯善良的人眼中所见的一朵花,一片叶都是契入佛法真理的因缘故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自爱报恩 付出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