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食带我回归

最近热衷于做一些家乡美食,吃小时候吃过的食物,对我来说仿佛也有某种回归的意义。

今天又蒸了甜糯米。

曾经在我来北京之后的很多年,我都不吃猪油,家里特意为我做的猪油,我也拿来放过期都很少吃,我觉得植物油更健康。包括腊肉,特指腊肉五花肉,每年也吃得兴味索然,一会儿亚硝酸、一会儿肥胖,各种顾虑。自然前些年爸妈给我做的腊肉也都没吃出滋味。

而今年却都不一样,我第一次把父母给我寄的腊肉吃完了,而且还追加订货[偷笑],真的很好吃。腊肉的油脂和烟熏味滋味十足,满口留香,并且最重要吃出了小时候熟悉的味道。

前几日还特意去买了儿菜,其实我家叫“芽芽菜”,炒来吃也是清香无比。腊肉炒儿菜,满口都是回忆。

我今年吃的猪油是自己在北京买了猪板油做的,缘起是因为想吃猪油粉,后来习惯到每日必备。我竟然会自己炸制猪油,我都觉得我很能干。雪白的猪油,令我油然而生一种温润感,是那种被家乡、被“根”所滋养的温润感。

前些年有很多摒弃,很多远离。那个里面是不是有很多的傲慢和不接纳?而在今年发生的这些饮食习惯不知不觉的变化,是否有一些内在动力的变化?[偷笑]好像是有的。

能感受到,内心的一些放下和冰释。其实,对家乡种种的热爱也许一直都在,只是之前被俗世的各种喧嚣遮蔽了吧。

总之呢,这种回归,让我觉得温暖。


后记:

在疯狂地、疾速地奋斗和往前冲的过程中,难免滋生一些傲慢、一些粗暴的摒弃。今天正好读到一个作者的文字,发现他表达了与我相似的心境,“不要认为所有的乡约民俗都是落伍的,它是我们命脉里的传承。”

是的,这种传承是对我们的生命有着滋养和支持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十来岁就离开家乡求学,紧接着父母调到县城上班,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多年。在这二十多年的时光中,我从一名青葱少...
    陌上桑qinger阅读 553评论 0 3
  • 在北纬三十度上,有个山城叫恩施,这是一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里的乡亲们,一年四季离不了的一款食物是:土家腊肉,这可...
    毕兹卡195阅读 1,263评论 6 6
  • 家乡小食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而且很多确实只有家里才有。不是因为食材珍贵,而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本地的食物...
    荔枝雅阅读 445评论 0 1
  • 阿混 老家属山区农村,盛产玉米,小麦,洋芋,红苕。如何让普通食材制作成的粗茶淡饭颇具菜根香且常变...
    阿混胡子阅读 1,920评论 0 0
  • 在地大物博的中国,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独特美食,这些美食不仅形成了每个城市专属的味道,更是将这种味道深深的印刻在当地...
    梦别长安阅读 1,201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