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了。
丢在某个年龄的某个角落。
上周和朋友去一起去看展,里面有一个滑梯需要滑过去才能进入下一个模块,不是很陡峭,幼儿园的水平,但坐下来准备滑的时候,我竟然有点怵,不敢下担心会摔。
这真不是矫情,是真害怕。因为玩这个的最后记忆还在幼儿时代。
但滑下去之后,我竟然打心底里快乐,找到童年的感觉,释放。
小时候,不说玩滑滑梯了,翻双杠下腰无所不能,抓蚯蚓抓菜虫,那简直是整个童年的玩乐寄托。长大后,看到滑梯都不敢下去;看到稍高一点的矮墙也不敢跳;看着蚯蚓蠕动觉着恶心断然不敢去抓。
小时候,总喜欢拉着爸爸妈妈问这个是什么呀?那个为什么那样?
其实,你的好奇心在一次次双杠摔跤后是否继续玩下去做出来不再玩的选择,在你跟同学炫耀你厉害的抓蚯蚓的技能,同学说你怎么这么恶心时,自动关闭了这个技能的开关;在你问妈妈这个为什么时,妈妈说没有为什么就是这样,你哪里有那么多问题时,下次的你会选择宁愿不问做个乖孩子。
长此以往,我们一直在做着别人心中的乖孩子,按部就班,循规蹈矩。主流价值观是希望你在升学考试时仅只能做好好学习这么一件事情。磨平了自己的棱角,即使你当初热爱,但这份热爱没有被鼓励而已被浇灭。
前几天,好朋友珊珊问了我一个挺可怕的问题,你有什么特别的兴趣爱好吗?有人生规划吗?我思考了半天,好像真没有。
所以,现在的我们总会感慨生活很无聊,没有意思。除了循规蹈矩的8小时,没有取乐自己的途径,没有带来快乐的兴趣爱好。除了刷手机上网,找不到打发时间的乐子。
如果不改变,还不如我八十多岁的奶奶呢。
昨天同事们在一起聊,说每个人都呆在自己的小隔间,交流甚少。抑或是已经习惯了不好奇的状态,过着墨守成规的日子挺好。但聊开后发现,好奇心其实可以捡回来,只要你想。
每个人单独来看,世界很小,虽然好奇会碰壁,但保守禁锢的心永远锁住了阅读外面的精彩。我一直很喜欢阅读别人的动态,让我发现原来还有这么有趣好玩的东西,发现生活还有这么多可能。
看起来一板一眼的同事A是个健身极客,多年的兴趣早已让他成为资深健身爱好者,分享的专业理论让我们健身走出盲区和误区;工科男的同桌写起游记毫不逊于专业旅游人,非常贴切而又有参考意义;话不多的同事B热爱厨房和擅长装扮温馨的家,即使是各国的餐巾的装点和摆设,无不显示出那份兴趣转化为对生活的热爱。
其实生活本身不无聊,是我们把它过得无趣了。
从拒绝一次次新鲜事物开始,好奇在一步步远离,现在我们觉得有些父母一辈与自己有代沟,如果不再好奇的我们,我想,多年以后我们就会变成孩子口中无法理解他们的父母。
虽然好奇心被你曾经丢过,丢在某个地方某个年纪。从现在起,可以卸下心里的负担,卸下顾忌他人的目光,做真实的自己,保持好奇,就能发现生活中的点滴非常有意思,原来曾以为无聊的日子还可以那么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