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断舍离这个词还是六七年以前女儿在上幼儿园的时候,记得是参加了一个读书分享活动,书名至今我还记得,《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别的原则都记不清了,但有一个原则我记得特别清楚,就是在整理衣物时,当你拿起一件衣物,如果有“怦然心动”的感觉,就留下;如果只是想不要了太可惜了或是想也许什么时候我还可以穿,那就放弃吧。其实不止是人与人之间可以产生连接,人与物之间也可以产生连接。如果你和那些衣物或者其他物品之间已经没有连接了,那就谢谢它们曾经带给的用处,把它们转赠给别人,或者让它们被回收再做他用,最差就是接受它们完成了它们的使命使其成为垃圾。
自从断舍离这个词进入了我的生命,我经常会实践它。我每年不定期地会把一些旧衣物邮寄回东北老家的一个表哥家里去,我每次都没有问他是否需要,但我想寄过去他们总会有一些用途。其实我也不那么确信,只是我知道自己对物还是有依恋的,我不舍得轻易地丢弃它们,于是表哥家变成了它们的去处了。知道有一年母亲回老家,她回来时给我带回来一大包松子,说是表哥送给我的,谢谢我寄去的东西。接到这份感谢,让我的心感到十分熨帖,我的这样的断舍离突然有了意义。
我也经常会整理女儿穿小了的衣服、鞋子和玩具,送给不嫌弃的同事、朋友们。居然也从她们那里获得了许多感谢,这是我不曾期待的。我就是觉得东西还好好的,扔掉了太可惜了,如果能物尽其用,是最好的结果,我真的感谢他们。
但我自己很清楚我的断舍离总是不彻底,首先清理得不彻底总有要留作纪念和不舍得放弃的东西。其次清理了之后又会重新购买许多不必要的物品,成为下次断舍离的对象。所以欲望才是这一切的源头,减少对物质的欲望是我要做的功课。另外,最近一年在学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我知道我也需要对我自己的许多自我限制进行一些“断舍离”,或者是“旧物改造”一下。
我会继续走在断舍离的路上,直到有一天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到达了我想要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