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微醺,意正浓。我们N4-9小组第三次主题分享——“书写校园故事,赋能教师成长”,由杨菊老师主持。曾黎明、应秀峰、李大昕等老师做主题分享,吴桂英、方贤中、包刚等老师做互动分享,组长张秀娟老师做活动总结。
这篇简书,从5月4日听了吴老师和唐老师的云访谈结束后开始写,写了删,删了写……直到看到了杨老师确定的主题,终于明白:作为校长或管理者,在与每一个教师和学生用心书写一个个真实而温暖、完整而幸福的教育故事过程中,激活着的他们创造力,持续着校园青春向上的活力和迷人的魅力。
曾黎明老师是有故事的。他的故事演绎在“努力创办一所风景美、课程美、教师美、学生美、家长美的小而美学校”中,彰显在“让乡村儿童在学校里遇见童年,成为最好的自己,是我一生不懈的追求”中,成熟在“我行其野,芃芃其麦,做一个麦田守望者”的从容与欣赏中。所以成就了“一所有树的学校”,有了“春夏秋冬的树木之美”,更有了“树下的故事”和“树下的思考”。在这片教育的“泥土”上,生长出了“阳光课程、自主阅读课程”,以德润校、以智育人、以体育人、以美育人,“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让柳树更像柳树,松树更像松树,让乡村儿童发现自己的优势,成为最好的自己。
这些故事的主角,是曾老师,是每一位老师,是每一位孩子,是每一位家长,是每一个与之链接的事和物。因为是亲身经历者,书写者、参与者,所以必然积极、幸福、完整。这让我想起了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也想起了俞特师父的“种子课”,那种教育的爱和慈悲,那种从容与懂得 ……
应秀峰老师是有故事的。她的故事隐匿在曾经的过往中,更彰显在而今最新、最前沿的教育理想和实践中。“把预算下放到老师手中”、“将行事历下放到每个老师手中”、在每年的科技节、体育节、阅读节、艺术节的策划实施中,赋能给教师,赋权给教师,让每个老师展示最优秀、最擅长的事情,充分发挥教师团队的积极性。书写未来教育的新篇章。
李大昕老师是有故事的。在与专家、教研员与学校老师团队在校本研修的过程中,赋能教师成长。从开始的艰难磨合,到一点一滴的进步,到突飞猛进,到脱颖而出,增长了每一位教师的教育能量,用习惯和智慧创造奇迹,用理想和信念换取动力。
吴桂英老师的“师徒结对”、包刚老师的“信任每一位老师,让他们参与制度的制定;扎扎实实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做好教师发展规划”等赋能方法,也是非常实用和可借鉴。
我想到:学校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所有品质的学校一般需要经历三个发展阶段,概括起来就是:“成型”、“立骨”和“凝魂”。学校创立之初的前几年的工作就是成型,让学校像一所学校;中间几年的工作是立骨,给学校制定好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而学校最重要的工作是凝魂,形成文化特色。在成型阶段,学校更多时候是人治,校长怎么说大家怎么做;在立骨阶段,学校是法制,制度怎么定我们怎么做。在第三个凝魂阶段,是文化怎么样我们怎么做。学校发展的每一个分阶段,有着这个阶段最为重要的、应该集中精力做的事情,我们称之为“关键成功因素”,我们要把手头拥有的大量资源投向这些因素。也就会有不同的方式方法给教师团队赋能。
又想到: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
在一所学校里,有两个动力系统能够使这所学校走得很远、飞得更高。一个是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一个是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积极性必须靠选择激发,只有他选到他自己认为很重要、他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时,他才会真正有内动力。不然的话,他永远是靠外力——考试的压力、家长的压力、老师的压力,这种压力一旦失去,他就会感到迷茫。所以只有经历过选择的学生,才会有真正的动力系统。教师的积极性来自哪里?有很多来源,但必须提供成为自己CEO的可能,这个可能的引擎就是分享——分享在课程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的收获、经验、智慧和创新。分享了,就会有成就感,就会满足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就会更有积极性。
还想到:学校评价体制建设
评价是为了促进评价对象成长(发展性评价),而不仅仅是为了甄别,更不是为了单一的硬性竞争。通过评价,去寻找启动引擎的力量,而不仅仅是撬动轮子。
教师层面:(1)从评价个人转为评价团队,团队的业绩就是每个人的业绩。(2)鼓励先进,允许落后,外包激励。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每学期对教师进行全面问卷调查,用科学的分析结果,帮助老师改进工作。(3)评价方式和工具的选择,不是永无止境的比谁更高、更好,而是一种指标达成的标准性评估。(4)加入学生评价,比如让学生评选“学生喜欢的十大活动”“我最喜欢的学科”等。
学生层面:(1)过程性的个性化评价。找到了学生真实的起点,鼓励学生真实地暴露自己,通过互联网和APP等智能工具对个体进行长期的过程性跟踪评价。每一位老师都可以在移动终端操作评价,学生和家长都可以随时接收、随时查看孩子的成长轨迹。(2)帮助性评价。在今天这样一个互联网时代,每个学生都变得不一样,因材施教就不再是以他知识掌握的程度为依据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发现学生不一样的学习路径(学程),在学习链条的哪一个环节上需要我们去特别关注、特别去优化。所以我们要跳出管控的思维,通过评价去帮助学生理清成长线,并去欣赏这条成长之线,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他们成长链条上每一个环节遇到的困难。(3)加入同伴评价,让同学互相评价。
还想到:师生关系建设
教师要定好位,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要知道互联网时代下的学生在学什么、怎么学,进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空间,在关键的地方等着他们,给予恰当的帮助。要以开发和实施多样化个性化的课程体系为抓手,在各个学科、各个领域培养一批有情怀、有境界、有高超的教育艺术的老师,靠他们来诠释课程产品品质,靠他们来帮助学生在不同的道路上共同成长。(1)合作共赢、寻找同道。每位教师的水平就是学校的水平,互帮互助,分享电脑里、头脑里的好资源好智慧。以课程开发和实施抓手,组建项目组,开展项目化研究,让每一个成员专业化、学术化。(2)善于借力、寻找资源。资源不在于你拥有他,而在于你用一种什么方式使用它。可以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3)目标导向、任务驱动。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明确阶段目标,以任务的方式驱动实际行动,定期检测目标的完成程度。
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