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盖曼在《易碎品》里说:“蝴蝶恰到好处的拍翼,能在大洋彼岸引起飓风。”人们大都选择性的忽略前半句里的“恰到好处”,直接被最后四个字吸引去,来对弱不禁风的蝴蝶产生敬意。这也许就是弗洛伊德所谓的“集体无意识”吧,何曾想过其实“恰到好处”才是整句的关键。越长大越发觉得这个词很微妙,成功的时候是锦上添花,失败的时候是火上浇油……可我们好像都愿意不计后果的去调试这个“恰到好处”的点。又或许这个词值得。
昨天是现场确认的日子,拐弯上楼后,我即刻被眼前的景象惊住了:小小的空间里,挤满了人。即便是知道轮到自己还要很久,大家也都还是愿意往里挤,没有人吐槽。“立地成佛”被那一刻的空气完美的诠释着,小小空间里浑浊的空气。让我不禁想起了《两地书》里鲁迅的呆气:1926年9月,鲁迅南下赴厦门大学任教,许广平则去了广州,那时的厦大四周少人烟,鲁迅每天都要去邮政代办所看看有没有广州来信,他暗自数过,从往处至邮政所的距离大约80步。邮政所内外各有一个邮筒,又一次他半夜去给许广平寄信,把信投在外面的邮筒里,回来后想起邮政所得伙计是新换的,而且满脸呆气,便不放心,第二天又写了一封信,投到所内的邮筒里……
确认结束,插上耳机准备回家,我真的是忘了耳机什么时候被我设置成插入即播放的模式,所以我成功的被逃跑计划吓到了。没错,《夜空中最亮的星》,整个考研季的单曲循环,前段又被我鬼使神差的翻了出来。我也真的是忘了谁曾和我说过:“走向梦想的路,要么庸俗,有么孤独。在最艰难的日子里,只能默默地行走,慢慢适应那种无助。既然不能逃避,就只能接受,在荆棘密布的旅程中,彼此相互依靠。”庆幸的是,我终于熬过了那段艰难,伴着孤独,走过了那段旅途。虽然我错过了很多大家的活动,放弃了那些安逸的日子,但最后,终究是得到了属于自己的欣喜。若不是偶尔会想到眼下是条更长更难更曲折的路,心中不免有几分惶惑,日子还是很平和的,毕竟只要把那段时光重新来过就好。
倒计时翻得太快,我变成了自己的敌人,也变成唯一能与自己同行的人。竞技心理充斥在生活各个角落,把人逼到一种接近病态的心理状态。不确定那些极端的感受是否正在扩展我生命的张力,我只知道与更多的负面情绪交锋是一件及其残忍的事情。书桌上的“五·三”被折了又折,画了红圈表示要注意的地方又会被画上一个绿圈。水性笔经不住长期的勾画,本来一支一支买,后来直接买了一大盒。日光灯下只剩下沙沙的写字翻书声,纵使周围坐满了人,课本字典和卷子堆得满满当当,还是会有一种深深的落寞。这明明是一场千军万马齐发的长途拉练,我却踽踽独行。
二哥给我留言说:“我在这里很不开心,憋屈加愤怒,这次是真想你们了,不给我气受。”世界上不存在感同身受,但心理学给到过一个名词叫“共情能力”,我表示赞同。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或者鼓励她,因为那些加油的大白话在此时已经变得麻木而失去新意。我只能告诉她,目前难熬的这些艰难时光,每个人都该是经历过的。过去认为是黑暗而没有边际的,回想,却是一段有光可循的可爱日子。我的一个学姐曾经这样和我形容备战考博:“那是一段单纯为自己努力的时光。无关他人,我的每一份努力都会原原本地回馈在我自己身上。”我想她是对的。
忽然记起我身边一些复读过的人,不论是高考还是考研,他们并不避讳自己记忆里多出来的那一年,他们中有个共性:进了大学或是读研之后更加努力,更有勇气更敢拼,对于所得的一切也更加珍惜。没有人知道他们在本不该多出的那一年里发生了什么,可是我知道他们中大部分的人都很优秀。人要学会用经历过的艰难和不堪打磨自己,并且学会珍惜当下创造任何可能性的机会。所以我不该认为自己背负着更大的压力对不对?恩,一定是的。我所失去的东西会让我比其他人更加懂得珍惜。这份铠甲也会磨练得更加坚硬。我记得考研的时候,每天五点默默起床,穿衣服,收拾好出门。去超市买一袋面包,一瓶牛奶,穿过清晨薄薄的雾,登上五楼的自习教室,开始背书,整个人机械式地活着,偶尔看东边冉冉的朝霞,看飞鸟停歇在屋顶,也觉得是永恒的安慰。
总之,我将自己投身于一项所谓的“人生事业”,偏执又脆弱,盲目又胆怯。我早起晚睡,拼命刷题,让自己在绝处中亢奋起来,和自我意志进行决斗,与那些摸不透的未来和当下的迷茫不堪进行较量。关注的微信账号每天都会贴一些人的成绩,单科前十用粉红色标着,总分前十用大红色标着,那些被量化的成就感和自尊心,用数字和排名标记出来,公布于众。多少次我久久地凝视那些名字,计算着自己到达某个名次的可能性,好像这就是我未来人生中所能达到的高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