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许多人刚上大学时,都会很不习惯大学生活,想起我刚上大学的时侯,经常会听到同学抱怨大学生活,而最常听到的就是:“我上了一个假‘大学’吗?"
”我见过很多学生上大学后会抱怨大学生活,很不适应大学生活。许多学生整天在抱怨中度过,他的学习和生话都会因此受到影响,而产生这个的原因我认为和学生在高中受到父母和老师的教育有关。
2
“再努力一下,努力高中三年就好了,以后考上一个好大学就好了。”
“高三了,该努力了,不要怕辛苦,考上大学就好了。”
经过高中时期的人,特别是在高三阶段,应该会从父母和老师口中听到上述此类的言语。父母和老师这样做也是无可厚非,他们也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和学生能够更好的努力学习。可能其中有很多家长都不是太了解大学生活,多是听别人说的,从而得出大学生活是很轻松的结论。在平常生活中,社会上经常会有关于高中和高考的一些报道,相比之下,大学被社会关注的就显的较少。很多高中生也没有刻意去了解大学生话,从别人口中他得到的是一个轻松的大学,自己也随之会构想一个美好的大学。可是,当经过辛苦奋斗的高中三年后,许多同学都会发现大学并没有自己想的那般美好,大学里仍有写不完的作业和各种学校规定,许多学生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
3
记得我一个高中同学小A,A是一个成绩非常优秀的人,A的父母经常会对A说一些努力学习、到大学以后就轻松了这样此类的话,A也因此常常在我耳边给我讲这样的话。A很争气,考上了一个非常好的名校,这在我们学校里也是名列前茅。开学后,A怀着兴奋的心情去了学校。可是,A到学校后发现大学生活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那个轻松的大学去哪了?现在的大学里有同样繁重的学业、参加不完的活动、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等等,这一切都让没有任何准备的A感到疲惫。A非常不适应大学里的生活,在聊天时经常向我抱怨,当时的我也在学习和各项活动中不可开交,除了安慰两句也无法给他更好的帮助。当我再一次知道他的消息时,他竟然被学校劝退了,这在同学之间引起了一场轰动,所有人都在叹息,为他感到不值。后来我了解到,他在大学里不学习,也不喜欢参加各种活动,他想让大学生活接近原本自己所想象的那般,最后导致每门学科都没过。
4
在高中时期,大多同学都会对大学有一个美好的构想。然而到大学后却发现和自己听闻和自己想的相差太大,一时接受不了,或让自己的大学生活向着自己原本所想的那样靠扰,这会让自己无法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在学习上也无法跟上课程,因为大学学习是一个自主的学习,而不像高中时期那样有家长和老师监督。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种现象呢?我认为这和社会的环境和家长老师们的教育有关,家长和老师对大学的一些描述使学生认为大学生活是很轻松的,学生把考上大学当成自己的终极目标,却很少做上大学后的打算。
其实大学生的课程是很繁重的,在课上学习的知识需要课下花大量的时间去复习,加上大学里很多的活动,所以想要在大学里学习好并且想锻炼自己的交涉能力的话,那么你的大学生活是不可能是多么空闲的。我曾发现一个现象,有许多人在高中成绩很好,可到大学以后学习就变得很吃力,甚至有很多挂科。在大学里,学生如果能拿出在高中时的劲头去学习,那是绝对不可能挂科的。为什么有些人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呢?因为原本在他心中大学就是一个轻松快乐的地方,他没有想过了解大学生活,最后发现真正的大学生活和自己想的差别太大。如A那般,他虽然尽量过着自己想过的大学生活,但是他在学校仍是痛苦的,因为他不知道自己的目标,也从来没有制订大学目标。
5
学生应该主动的去了解大学生活,提前有个心理准备,并以此制订自己在大学里的计划。父母和老师们要培养孩子远大的目光,不要为了让孩子在高中时努为学习,而给孩子灌输一种大学很轻松的观念,这容易使“上大学”成为孩子的终极目标,造成对大学的不清楚认知,使其在大学期间容易迷茫而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