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很薄的小书,但是详尽的描述了教与学一个过程,如果要达到某种境界,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如何克服遇到的种种障碍。
老师要做的不是把路本身指出来,而是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摸到通往目标之路。
而学生要做的,就是不断的精进,练习,刻意练习,定会到达彼岸。
以下为读书摘录笔记及个人感悟:
只要几分钟,只要有几分稍微靠近产的希望,不管多长时间我都愿意,一条迂回曲折的路,不管多么令人倦怠,对我来说,比完全无路可走,要好。
解析:心之所向,只要心里有坚定的信念,想要去做,即便路途有曲折,总有机会让你靠近。
圣道隐晦数千年,一方面是人们小看圣人,只看到圣人其近如地的一面,而看不到其远如天的一面;另一方面是高看圣人,认为圣人生而知之,高不可攀,世人学不了,不必学,不知圣人亦是人,只是改过迁善,敦伦尽性而已。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人人都有成圣的潜力,只是人是否有恒志,能否去笃行罢了。
解析:没有什么生而知之的事情,一切事情的可能性都源于我们的认知,源于对自己的了解,千里之行,如于足下,就从此刻开始练习。
假如一个人真想精通一门艺术,光有技巧方面的知识是不够的,它必须超越技巧,让艺术成为一种源于无意识的无意之意。
弓道乃世间生死,生死攸关的事情他是兽兽兽与自身的较量,这种较量不是可有可无的摆摆样子,而是与一切外部,例如,跟一个有形有体的对手较量的基础。在他最终抵达真理之前,有多少困难需要克服,多少障碍有待扫除啊,途中他又是多么经常的受到一种绝望感觉的折磨,觉得自己在试着做不可能的事,然而这种不可能的事有朝一日会变成可能不证自明。
在其后的几个星期里,这种情况也没有好转,拉弓仍然是件困难的事,尽管我念得极其勤奋,可就是做不到用神意来拉弓,为了安慰自己我心里萌生出这么一个想法,这里面一定有大师,因为某种原因而不肯泄露的技巧,我下定决心要将之挖掘出来。
解析:现在的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太过于追求技能,技巧,希望有捷径可走,也希望别人能给出一个方法,立杆见影,药到病除,然而没有一套方法可以百试不爽的,所有的好办法,好方法也都是先人经历了不为人知的实践一点点体验总结出来的,你要想休验,也必要克服种种阻碍,自己试着去做不可能的事情,自然会找到最适合你自己的一条路。
不是我求之而未得的技巧,而是控制呼吸,将其新的、深具潜力的各种可能发掘出来。我这么说不无顾虑,因为我深知,仅仅因为经验的特异,便屈服于强大的影响力,陷在自我欺骗的泥潭里而高估其重要性,这是一种多么巨大的诱惑。但是,尽管说了这些躲躲闪闪、有所保留的话,通过新的呼吸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后来我甚至能拉开大师那张强弓而肌肉仍能保持放松——是那么的肯定无疑,要想否定是不可能的。
解析:像孩子般学习,就是说要抛弃原有的经验,不要带着评判去接受新的认知,原来已经拥有的认知了许就是前过的障碍。
不要去想该怎么做,不要考虑怎样去射!”他大声说道,“只有当射手自己不经意的时候,箭才能射得平稳。那弓弦必须像突然切过握住它的大拇指一样,而不要有意张开右手。”
“真正的艺术,”大师高声说道,“是没有目的、没有目标的!你越是一心想学会以射中靶子为目的的射箭,你就越射不好箭,靶子离你也会越远。你的拦路虎是你的主观意愿太强了。你以为不经过你自身做过的事是不会发生的。”
解析:就如同的我们的学习一样,不要只是为了目标而去学习,把所有的心思,所有的能量都聚焦到要达到某一个具体的目标上去,反而无法享受学习过程中给你带来的收获。就如同我们刚刚接触心灵成长时,或多或少都是带着一些当前状况下遇到的问题,然后开始学习,学习的唯一目标就是要解决这个所谓的问题,所有的点都聚集到问题本身,反而不知道如何去化解了。
老师寻求这一现象,但并不作进一步的说教以免影响进程——过多的说教只会起干扰作用——而以他所知道的最秘密、最亲切的方法帮助学生:那就是通过佛教界所说的直接传心的方法。“就像人们用燃烧的蜡烛点燃其他蜡烛一样”,老师以心传心,将真正的艺术精神传递过去,以期照亮学生的内心。如要将这种艺术精神传给学生,他就得记住,作为艺术家,如要履行自己的天职,他必须修炼的内功比一切外功——不管多么吸引人——都更重要。
真正的大师必定也是高明的老师,对我们来说两者是不可分离的,要是一开始就叫练习,叫呼吸练习,它就不能使你幸福,呼吸练习对你所起到某种决定性的作用。
解析:说教并不会有太大的效果,更重要的是影响,做好自己,照亮别人。
如果吸气得当,你就会感到设定一天比一天容易,因为通过这种呼吸练习,你不但能发现一切精神力量的源头,而且你越放松就越能使这种源泉跟充盈的流动更容易注入四肢。大师曾说吸气是收敛集合,屏气是让你把每个动作做得准确而呼吸声,克服一切限制后的松弛与完结。
拉弓与射箭的整个过程分成几个步骤,握弓,搭箭,举弓,拉弓放箭,每一步骤以吸气开始维持气息下沉,以呼吸结束。
解析:学有方法,要以正确的方法去练习精进,如果按照错误的理解去练习只会强化我们原有的旧知识。
为了让这种无为的活动能本能的得以完成,须做到神不外驰,而这通过意识呼吸便可以做到,练时要有意识,而且要近乎愚腐的认真。
日本的教育方法试图灌输的就是这种对形势的掌握,无休止的练习,重复不断强化的反复,便是其显著的特点,至少一切传统的艺术都是如此,老师也念师范,学生体察模仿,这是师生最基本的关系。
老师要做的不是把路本身指出来,而是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让学生摸到通往目标之路。
解析:简单照做,老师给出的一条路径,反复的练习,这让我重新审视和老师的关系,我们的书写营,系统课等等,就是需要做到按照老师给出一条路径,反复的练习,做作业,做作业,再做作业,一定可以到达彼岸。
把射中的念头全都抛开,即使你见建设都射不中,你也能成为大师手中把子,只不过是你的绝对无求无我自勉,或称呼这种状态的任何其他术语的外在证实而已。
解析:所有的成果,最终都是一个水道渠成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