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问君能有几多愁
南唐是五代十国时期在江南的一个小王朝,它是五代十国里“十国”中版图最大的一个。南塘最后一个国君就是我们熟悉的李煜。李煜的父亲是李璟,史称南唐中主;而李煜作为亡国之君,被称为南唐后主。
李煜并不是一般的国君,他多才多艺,工书善画,应该说是一个相当文艺的君主。又由于他前半生生活优裕,后半生又多灾多难,以降宋为界,他的词风格也为之一变。
前期李煜词风格绮丽柔靡,描写的内容也大多是生活琐事伤春悲秋;而后期国破家亡,他的词反映亡国之痛,哀婉凄凉,意境深远,极富艺术感染力。
名篇精读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
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
月如钩,
寂寞梧桐,
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
理还乱,
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简介
李煜,原名李从嘉,字重光。后以“日以煜之昼,月以煜之夜”之意改名李煜。史载其“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长兄李弘冀为皇太子时,其为事实上的第二子。李弘冀“为人猜忌严刻”,时为安定公的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他,不敢参与政事,每天只是读书为乐。
他是婉约派四大旗帜之一,四旗中号“愁宗”。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第一类为降宋之前所写的,主要为反映宫廷生活,题材较窄;第二类为降宋后,李煜因亡国的深痛,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可谓“神品”。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相见欢》等词。皆成于此时。此时期的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抒写了自己凭栏远望、梦里重归的情景,表达了对“故国”、对“往事”的无限留恋。李煜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对后世影响亦甚大。他继承了晚唐以来花间派词人的传统,但又通过具体可感的个性形象,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李煜文、词及书、画创作均丰。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有其父李璟之作)中。
小试身手
- 基础任务:背诵《相见欢》。
- 进阶任务:背诵《浪淘沙》《虞美人》。
披沙拣金
字词
- 潺潺
- 阑珊
- 罗衾
- 滋味
- 不堪
- 雕栏玉砌
- 朱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