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历来有一种认识,认清局势,做好判断,敏捷行动。这里的局和势,恰恰是中国人的基本思维,对这两个字的不同理解和把握,往往决定了人的成败生死和生命轨迹。
局不可破
从时空的角度来看,局就是在特定时刻相关要素之间的关系及每个要素强弱、态度、方向等特点综合组成的一个横断面。局决定了每个要素的角色和作用,局决定了这个局的发展方向。有的局可能奠定了以后的发展基础和机制,有的局可能注定是死路一条。当一个人出于一个局中,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会在局中找到自己的合适定位,找到自己的生存方式。然而,由于一个人过多了关注了自己在该局中的利益,往往会从自己局部的角度对局的发展朝向进行判断,容易形成局部决策所带来的决策偏差,这种偏差往往是致命的。历来有“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的说法,就是表达这种由个人局部决策所带来的迷惑。而局外人因为能够整体认识局面,往往会有更清晰的认识。对一个局中的人,如何能做到身在局中,又有对当前的局有一个整体、客观的清醒认识,即是人生智慧。能做到这一点,就可以有效处理好应该处理的事情,知进知退,不至于将自己置身于死地。
对于一个有整体眼光的人来讲,因为具备了人在局中,又在局外的能力,所以可以对这个局未来的发展前途有清晰的认识。如果看到此局是整体的一条死路,这就需要破局。有人讲,管理学就是破局的学问。如何打破注定是死路一条的局,就需要调整局中各个要素之间的相对关系,在此过程中,如何处理和应用因关系调整所带来的种种纠纷,往往不是容易处理的。这就需要破局者的德,就是从内心里清楚自己破局,不是为自己,而是为大家,甚至是舍小家,为大家。如果没有这样的发心和德行,出于一己私利的破局者往往没有好下场。因此,局不可轻破,在自己没有此种厚德载物、厚德载人的高度时,最好不要有破局的冲动。
破局者,还要有另一方面的衡量,就是该局是否值得破。局有不同的尺度、局有不同的层次,经常是局外有局,局上有局。但凡破局者,几乎不可避免地就陷在此局之中,想让破局者继续拥有旁观者的清晰,这种挑战就太大了。所以,人需要大格局。如果,自己因为有实力发起破局的行为,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也会就因为被陷入到这个局中,从而失去来看到和亲历更大格局的能力。除了破局的选项外,还可以选择跳出局外和提升格局。所以,一般情况下,局不可轻破,应谨慎而为之。
势不可挡
从时空的角度来看,势就是推动一件事能够在一段时间内完成的综合力量。势往往是局长期调整的一个结果。大势就是大局长期酝酿调整之后形成的一种必然。在大势面前,无人可挡。能够识别势的强弱、涉及范围大小、持续时间长短、当前所处大势的阶段以及自己在势中的位置,往往是一个人、一个组织取得成功的基础。势就是支点,势就是风口,可以让一个人翘起地球,也可以让一头猪飞上天空。所以,永远不要逆势而行,更不要有意阻挡。势可顺应,借势顺势者,往往可以比较容易成功。
除了顺应,势还可引可用。就像从源头流下来的洪水,建立发电站,灌溉农田,就是对势的很好应用。合理用好万物之势,帆船的运用,草船借箭,中医治病等等,各种精巧发明或智慧策略都是对势的有效利用。
然而,困难的是,如何对势具有清醒的认识与判断,这就需要禅的智慧。禅,既在局中,又在局外,既能借势而为,又能为而无为。禅不可说,将一切化为当下觉知,对大大小小各种局势,知而不言,用而无心。由道知禅,由禅知局势者,吾未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