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记||田耳《衣钵》

田耳是曹永的朋友,和曹永偶尔聊天时他会提到。虽如此,他的书还是一本没读过。正如曹永的小说一样,和他相识这么多年,那本《无主之地》在书架上放了很久,也是最近才把他小说集《捕蛇师》读完。我的意思,其实是读书与作家关系不大,仅仅是读者个人爱好和兴趣而已。前久,中国图书网做活动,为了凑单享受减免优惠,就随手把田耳《衣钵》收了进去。一日得闲,随手从书架上抽来开始读,竟然给迷上了。我理解的好小说,像呼进肺里的一股气,要舒服要提神。《衣钵》就是这样的。第一篇《衣钵》读时,我总想起肖江虹获得鲁迅文学奖那篇《傩面》,有相似之处,相比之下,肖江虹在处理上更优一些。当然,应该说,小说不能相比的。这说的是技巧方面,在处理相似的情节时的方法。十六篇小说,我读得慢,一周才看完。总是在掩卷时,想到生活中的种种。比如《围猎》中的小丁,原本只是好奇地参与,当自己成为围猎对象时的那份绝望,小说通过小丁角色的转换,时时提醒,以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角色介入,才是正确的存在呢?小说写得都不长,这与一个重要因素有关,那就是节省。多余的话不说,多余的情节不写。诚如海明威说,小说一开始如果墙上挂了一把枪,那么小说结尾的时候枪声一定要响。这其实也是逻辑问题,构思问题。而田耳总能在结尾处让墙上的枪响起来。给读者无限的想像空间,蕴味十足的留白。然,并非说田耳的小说就真是完美的。至少我觉得不是。比如一些篇目有,就太过于相似。如《坐摇椅的男人》《夏天糖》《独舞的男孩》。如何避免自我重复,不是件容易事。这似乎是有些苛刻了吧。于读者,于作家,其实这都不为过,谁不想读到一篇堪称完美的经典小说呢?!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当了24年的班主任,没过一个班主任节,刚刚卸任班主任工作,却迎来了班主任节…… 看着方案中的各种活动...
    寸木寸用阅读 4,425评论 0 3
  • 以简约为要义,简里透明,简里有净,简里藏深,简约就是一种功夫。这样的文字没有肿皮赘肉,没有虚张声势,有美蚀...
    冰夫阅读 1,085评论 0 0
  • 原本关于姐姐的文字,昨天写好想暂且停一下。因为已经写到今年暑假,而她的暑期也就这样了。不过今天遇到件事真的很想吐槽...
    跟着宝宝一起成长阅读 1,911评论 0 1
  • “叮铃”手机提示音响起,对方请求添加您为好友。验证消息为:你好,我是天猫超市快递派送员。屏幕前的女生心里在...
    0b66be4f1c34阅读 1,11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