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工作必须要卓有成效,让某项工作产生效益。
一个人的才能,只有通过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有可能产生效益。
有效性是可以学会的,但不可以教会。有效性的学习是一种挑战,一种实践,你既不挑战自己的目标,又不去应对市场的挑战,就不会有学习有效性的动力和压力。你想学习有效性,但又不肯在实践中去思考问题背后的问题是什么,不去探索创新的路径,企图找一个捷径,等待别人教给你一个现在的理论或模式,那你一定与有效性无缘。
有效性是指做对的事情(对知识工作者),效率是把事情做对(对体力工作者)。
资源本身就有一种局限性,只有通过管理者卓有成效的工作,才能将这些资源转化为成果。
无法对知识工作者进行严密和细致的督导,我们只能协助他们。知识工作者本人必须自己管理自己,自觉地完成任务,自觉地做出贡献,自觉追求工作效益。
知识工作者的工作动力,取决于他是否具有有效性,及他在工作中是否能有所成就。
再伟大的智慧,如果不能应用在行动上,也将只是毫无意义的资料。
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实质地影响该组织 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经营能力对企业机构而言,也许推出一项新产品,或扩大某一市场的占有率。
知识工作不能用数量来衡量,也不能用成本来衡量。衡量知识工作主要应看其结果,而不是看机构的规模有多大或管理工作的繁简。
管理人员主要工作:计划,组织,整合,激励和考核。
管理者在组织中面对4大难题:
1.管理者的时间往往只属于别人。因为他们的时间通常被别人占用。
2.管理者往往被迫忙于“日常动作”,除非他们敢于采取行动改变周围的一切。(应当管理整个企业,免不了兼管市场营销,其它事务,从而会非常忙)。形成一套判断的标准,使他能够针对真正重要的事项去工作。
3.管理者本身处于一个''组织"之中。只有当别人能够利用管理者的贡献时,管理者才算有效。
4.管理者是身处一个组织的"内部",受到组织的限制。在组织内部不会有成果的出现,一切成果都存于组织之外。
如果管理者不致力于学习提高自己的有效性,就不可能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如果有效性可以学会,应该在往哪方面学。
1.卓有成效应该包括哪些方面?
2.我们应该学些什么?
3.卓有成效是一种可以系统学习的知识吗?
4.像学徒一样学习才能学会的技能还是通过反复实践来养成的习惯?
有效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实践的综合。
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在思想上必须养成5项习惯。
1.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他们所能控制的时间非常有限,他们会有系统地工作,来善用这有限的时间。
2.有效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他们不会一接到工作就一头钻进去,更不会一开头就探究工作的技术手段,他们会首先自问:“别人期望我做出什么成果?”
3.有效管理者善于利用长处,包括自己的长处,上司的长处,同事的长处和下属的长处。他们还善于抓住有利形势,做他们想做的事。他们不会把工作建立在自己的短处上,也绝不会去做自己做不了的事。
4.有效的管理者集中精力于少数重要的领域。他们知道:要事第一。重要的事先做,不重要的事放一放,除此外也没有其他办法,否则反倒会一事无成。
5.有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他们知道有效的决策事关处事的条理和秩序问题,也就是如何按正确的次序采取正确的步骤。
时间管理(如何更好的管理时间,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时间是怎么耗用的):
1.记录时间
不能靠记忆想时间用在哪里,要作记录
2.管理时间
做系统的时间管理,把非生产性的和浪费时间的活动找出来,尽可能奖这类活动从时间表上排除。做这个,试问自己下列问题:
1.这件事如果不做,会有什么后果?.
2.哪些可以由别人代为参加而又不影响效果?
3.问下属,请你想想,我常做哪些浪费你的时间而又不产生效果的事情?要让对方敢说真话。
3.统一安排时间
管理好的工厂,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刺激动人的事件。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都早已预见,且已将解决办法变成例行工作了。
有效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自己的工作,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水准及其影响;
2.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包括对上司,对同事和对下属;
3.各项管理手段的运用,例如会议或报告等。
一个人如果只知道埋头苦干,如果老是强调自己的职权,那不论其职位有多高,也只能算是别人的下属。相反地,一个重视贡献的人,一个注意对成果负责的人,即使他位卑职小,也应该算是“高层管理人员”,因为他能对整个机构的经营绩效负责。
新任一个职位,多问自己“我能组织贡献什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都懂,因为他总想了解别人需要什么,发现了什么以及能理解些什么。他们会向机构内部人员(包括上司,下属)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便于你为机构做出贡献,你需要我做些什么贡献?需要我在什么时候,以哪种形式,用什么方式来提供这些贡献?”
上司问下属:"我们的组织和我,应该期望你有怎样的贡献呢?我们该期望你做些什么?如何才能使你的知识和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个人能否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你是否重视贡献。个人常自问:"我需要怎样的自我发展,我应该学习什么知识和技能,才能有助于我对组织做出贡献?我应该将我的哪些优点用在我的工作上?我应为自己设定怎样的标准?"
有效的会议:
1.明确会议目的。(为了某项决策?为了宣布什么?为了澄清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包括自己的上司)能用人所长,必须容忍人之所短,他贡献了什么?他能做些什么?
因事用人。
传统的考评制度找缺点,哪里做不好,日本考评制度考评一个人有什么优点,他可以做什么?
考评方式4个问题:
1.哪方面的工作他确实做得很好?
2.因此,哪方面的工作他可能会做得更好?
3.为了充分发挥他的长处,他还应该再学习或获得哪些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