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小区的刘局长可不是个一般人物,退休前,在这个小城的电台电视台经常露个脸,讲讲话。那时的刘局长不管走到哪儿,身边总是围着一大帮人,认识的不认识都和他打着招呼,那热情劲都像久别重逢的老友。
这样的场面已经好久没有过了。刘局长站在一个偏僻的乡镇工厂大门口,裹着军大衣,看着一个个面无表情的脸漠然地从他面前走过,就会想起那些风光的日子。
“树倒猴孙散”,这种事刘局长能够理解。毕竟自己退了休,手中没有了权利,对别人来说也就没有了利用价值,人走茶凉是世人皆知的真理。
人退了休,已经把金钱、欲望都看淡了。劳心劳累了大半辈子,经历了忍饥挨饿、下放农场关牛棚的日子,总算是赶上了好时候,剩下的日子该享享清福了。
“咱是该享享清福了。”这句话是他才退休时,老伴经常说的一句话。那个时候多好啊!刘局长擤了一下鼻涕,揉了揉冻的发红的鼻子,看了看表,上班时间已过,员工早已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按规定,他可以回到门岗那间小屋里了。
坐到暖气前,两只冻僵的手放在暖气片上暖和着,他的思绪又回到五年前。
五年前他是在夏天时退的休,那个时候两个小孙子才上小学,他和老伴的任务就是接送孩子,给二儿子一家做饭洗衣收拾屋子。
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和他在一个单位,现在也是个科长,大儿媳也挺能干,他们有一个儿子,已经上高中,他们的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二儿子一家一直是他和老伴的一块心病。二儿子身体不好,又没有什么文化,重活干不了,有技术含量的事又学不会。这些年换了不知多少工作了,最后还是他原来的老朋友自己开了个公司,安排二儿子在那儿做着可有可无的事。
二儿媳妇这个人可不是个善茬,从结婚到现在,没少给他们老两口出难题。幸亏大儿子儿媳不挑理,家里才没有出现过大矛盾。他们自己也觉得一碗水没端平,向着小儿,没办法,谁让他们过得不好呢。
二媳妇可不这么认为。在她的理论里,因为老大是刘局长单位照顾才进的机关,老二没有得到这个好处,所以刘局长就该给二儿子买房买车,接济他们是应该的。
二儿媳也没有什么正式工作,脾气又不好,有时一年要换好几个工作。两个人能力有限吧,偏偏老天爷给了他们一对双胞胎儿子。
那是刘局长退休才几个月,老伴还健在,二儿媳在吃饭时又提出要把他们住的那套大房子过户到自己两个儿子的名下。
刘局长当时就摔了筷子,说我们老两口都还健在,再说还有你哥你嫂,怎么说也不能什么都给你。
没想到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二儿媳质问他们老两口孙子是不是他们家的?就凭他二儿那个熊样以后怎么给孩子娶媳妇?整天就想着老大,要不是你有偏有向,我们也能像老大家那样过舒服日子。
就是那天老伴被气的脑血栓住了院,第一次抢救了过来,两个月后又让她给气了一顿,犯了病就没有再救回来。
刘局长的手暖和了过来,他给自己沏了一杯茶,坐在椅子上看着袅袅上升的热气,想起老伴最后说的那句话。
“老伴啊,我可能闯不过这一关了,以后你要好好照顾自己,可别生气啊!怎么说也是自己的孩子,他们要怎样就怎样吧,可别再像我啊!”
送走了老伴,刘局长按照二儿媳的意思,把房子给孙子过了户,又把退休金的存折拿出来交到二儿媳的手上,每天给他们一家洗衣做饭带孩子。
老大两口虽然嘴上不说什么,但能看出他们对他这个当老人的有意见。有意见就有意见吧,老二家这两个小子以后上大学结婚买房这一连串的事,他们也确实应付不了。
那一年刘局长六十岁,老伴走后几个月,就有热心人给他说媒。一开始刘局长没有这个想法,时间长了,别人劝,再加上两个孙子上了初中,家里没有那么多活了,儿子儿媳一天也和他说不上几句话,心里也有了这个想法。
那天吃完饭,刘局长刚吞吞吐吐地说出了这个意思,二儿媳就跟他拍了桌子。
“这么大岁数了也不知是怎么想的?找老伴可以,你要是能找个养着你的你就去找,反正你的退休金是一分也不给你。是不是孩子上了初中,家里没了活闲的你,正好我大舅上班的那个厂子招看大门的,你去那儿上班吧。”
刘局长求救似的看向儿子。儿子低着头往嘴里扒饭,一句话也不敢说。刘局长叹了口气,站起身离开桌子。这时儿媳又扔过来一句话:以后你俩个孙子的生活费就从你那个工资里出。
刘局长喝了一口茶,热气熏的眼睛有些模糊,他又想起了两个孙子,今年该考大学了。
“那两个小子学习都不赖。”刘局长自言自语,嘴角露出了笑容:等他们上完大学,再买了房子,我就可以歇歇了。
这时太阳透过窗户照了进来,他忽然瞥见映在墙上的自己的影子:我的背怎么驼的这么厉害了。他下意识地挺了挺脊背,不一会儿,墙上的影子又弯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