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首发头条号,文责自负!
云馨去英国读大学四年了,平时都是父母寄钱读书,因为学业紧张,很少与父母聊天,好不容易挨过疫情,大学本科毕业了,继续留学读研究生,于是回国一趟,到家了,发现妈妈抱着一个小朋友,于是问谁的,妈妈说:“你弟弟,我去年生的”,云馨马上发飙,生二胎也不和她商量,到家才知道有个弟弟,感觉被孤立了,被边缘化了,悲催的潸然泪下!立即离开家要去住旅店。
爸爸当场愕然,用话顶回去,说:“我生孩子是国家政策允许的,凭什么与你商量?难道我一家之主还做出了主意?”,云馨说你就是没有尊重我,以为我不存在了,你又重男轻女,所以生孩子!二人越吵越气愤,谁也谁不服谁,云馨决定离开家去住旅店,实在伤心欲绝了,家里都没有她立足之地了,让给那个不速之客弟弟了。
在宾馆云馨越想越气,本来自己在家就是公主那样,爸爸妈妈的宝贝,要什么有什么,现在都不如从前了,都是哪个弟弟带来的,恨死他了!当天,夜里连饭也没有吃,发了一条短视频给家里群,是说浙江有一对夫妻,没有经过大女儿同意也是生了一个弟弟,夫妻二人因为车祸双双离世,留下几套房子和姐弟,结果姐姐将弟弟给了一个农民扶养,给农民2000元抚养费,自己将家里房子卖了,去北京居住,舅舅大伯等想扶养孩子,看到没有什么遗产也就算了。
这个暗示将爸爸气得跳起来,你敢?马上在微信里指责女儿,云馨立即将爸爸拉黑,妈妈劝云馨不要太过分,云馨也指责妈妈背叛了她,不能原谅,自己一气之下飞回英国继续读书。
爸爸说:“有本事不要找他拿钱”,父女两因此有不可调和的矛盾,而读书的费用也是妈妈偷偷给的,但第二学期,云馨跟着导师去搞生命科学实验项目,有报酬了,每个月2000多英镑,够用了,于是也妈妈也不理会。
不知不觉二年期研究生毕业了,自己也在英国就业,心情也平复了许多,前段日子在微信群里发了她的观点:和解的“很多事”是因为每件事都可以单独写好久,包括但不限于:困扰了很久的原生家庭问题。人类生育可能是出于“我需要这种社会关系了”或者“我需要安放我泛滥的parent爱”,当无法共情的时候,如何通过思考理解父母,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
最近把我撕碎的人际关系。恐惧型依恋人格应该如何处置焦虑与回避,比对内心情绪与实际行为的方向性。面对另一种回避型人格,我的焦虑面是否能用上。以及我们之间的矛盾激化点。
先坑着,可能哪天睡不着就会想。
做了人生最勇敢的事(以后也もっともっと),想念了好久的人终于站在面前,长途跋涉的我好累好丑,甚至在犹豫该不该拥抱。那些幻想的场景真实地上演,我们这次还是没学会说再见。
从言行里,在情感的情商里,云馨经过二年之殇依然语无伦次,不知道所云!
也许所有的矛盾都哀求时间去解决去融化,何年何月才放下自己的成见?其实父母何尝不想念自己心中的至亲,二者之间隔着一个不接受的至亲,无法接受至亲的弟弟,感情冲突再次油然而生。
究其原因,独生子女都是自私自利的小皇帝,人性的扭曲一旦有所表露出来就是你不顺着我,我就给你闹,可是自己又放不下父母的爱,
最近,云馨偷偷打开家族群看看,有时候看到弟弟在背诵唐诗,默默地点赞,却不发一言,要是自己不读书,自己也能生下儿子这么大,真像二代人!是的,有些二胎之间像母子,像父子。还是有一些社会问题。让时间去为他们评判吧,也许自己也为人父母后才感受到其中的奥妙!
其实云馨已经初步原谅自己当初的不羁,也释怀父母自己不在身边时的寂寞难耐,要是日子可以重来,她宁愿猫在父母身边做一个温馨的小棉袄,也许自己就是父母身边的唯一。现在或许只能接受现实,很无奈的强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