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当我又一次因为找不到街头便利店(以及创可贴)而感到磨脚万分的时候,心中呼喊的是:收容所,快来救我。
想到这个称呼是两年前,我给财富品质当合作作者,写过一篇文章叫《便利店:拯救世界的“收容所”》。因此看了很多与“零售业”、“711发家史”“货架摆放学”等有关的书籍和文献。然而现实中的故事,要比这些商业数据、年度财报、市场调查充满了更多可供抒写的题材。
在北京为数不多的便利店邻家还没有因财务纠纷宣告关店的时候,某次途径邻家“夜店”,透着玻璃看到了那个“既熟悉又陌生”的老人,他正在用几乎掉光牙的嘴努力地啃着包子,眼睛里偶发一丝满足感。
他是一位至少85有余的老人,常年落座于鼓楼外大街附近街角。即便年迈已使他骨瘦嶙峋,他也常年不分冷暖,推着一辆满载货物的自行车从街东头走到街西。无关他此刻显得既对落魄,青年时是否做着与自行车相关的职业。也无关他为自己的执念坚持了多久,是否倔强倨傲一如往昔。食物在此刻,才能赋予他最大的尊严和回味。
大概是这人间苦涩,人们才会不时躲进用这小小的空间,敏锐而又奋力地采撷暖意。
由于近几年往返于上海、旅途于台湾、日本的原因,不单单地,只是爱上了便利店里有地域特色的粢饭糕、花枝丸和抹茶大福,跟彼时相比,这个小小的生活博物馆,无论是在互联网层面,还是在在人世间存在的价值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升级”。它倚在城市的街角,却展示着人情冷暖里最直指人心的场景,也接受着最难以掩饰的苍茫尘世。前些天读看理想的文章,里面有一句话颇为触动:它记录了城市鲜为人知的面容。
去年冬天,在自己花4000块租的市中心小房子里看《昨夜的咖喱 明日的面包》:在寒夜的晚间,女主角彻子和公公轮番照顾完生病的丈夫,街灯下,他们嗅到一家香气扑鼻热气腾腾的便利店外卖面包房,疲惫不堪的二人抱着切好的法棍,声称“就像抱了一只温暖的猫咪”。对病患和家属来说,对已缺失的「日常感」的填补是一种人生仪式感的存在,让几近陷入深渊的生活又再度被燃起的希望。
当我在夏末的九份,饥肠辘辘徒步提着行李走上山,端着热腾腾鱼蛋面线时,脑海中浮现的广告词是:鱼丸要吃现煮的,爱人要爱眼前的。
当我在深秋的北海道,哆哆嗦嗦跑到在7仔里抓起富良野的薰衣草雪霜塞到嘴里时,那些走远的和未得到的念想似乎在舌尖融化。
当我在上海罗森的便利店,看十几年没下雪的上海大雪纷飞而心绪波动泪流不止时,店员的一句:小姑娘来杯芝麻豆浆吗?于是我坐在这里让我觉得即便此刻再度远离家人几千里,总还有环抱住自己好好生活的能力。
前年在纽约旅行,自己散步到纽约Greenwich Village附近。经过惠特尼美术馆的能量大耗 ,电量迅速几近耗光。急于救场的我,钻进了一家之前在小不列颠最看不上眼的阿三便利店,问店主询问买插头。谁知我身后尾随一街头流浪汉,颤巍巍在身边讲些“听不懂”的醉汉鬼话,这时候店主示意,让我站到货款台后面,并低声严肃地把流浪汉赶出店外,而后转身安慰我:不要介意&注意安全。
想起那一天,身上那件红色的风衣外套俨然真的充斥了满满的生命力,也让它与喜悦、愤怒完全相连。路上接连被好几个人称赞,也抵不上一个真诚地“为我愤怒”的纽约便利店陌生人的善意。
在共享经济已经发展到无与伦比的时代,我也曾兴致勃勃地去玩儿了“共享际”和“京东商城”的无人超市,但带来的冷漠体验感也是扎扎实实。
我猜,我其实不是留恋于七仔店员那句重音强调到几乎变声的“欢迎光临”,也不是偏爱絮絮叨叨一口气说出十种全家会员卡让利折扣而并不管你是否愿意入会的结账姐姐。
需要体会的,只是这一刹那街头人类博物馆的真情演绎和诚意流露,而非虚妄华丽的高端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