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才不遇?大数据让金子发光,助“英才”破局

找工作难,难如觅佳偶。

我们的找工作方法,海投简历,逛人才市场,费时费力,心疲身累,好在现在有些招聘网站和APP,方便我们及时的把自己的简历投递出去。

通常我们的简历上有我们的基本信息、工作经历和取得的成果等等,这些信息太粗浅了。仅凭一份简历,仅凭面试的交流,用人单位没法对我们进行准确的评价,我们也没法把自己完整的介绍给用人单位。

人才评价是招聘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难题,原因是人才的相关数据不完整或信息不充分,用人单位等评价主体很难对人才的情况有充分的了解,因而很难对人才作出客观、科学和准确的评价。

如果能利用大数据及其专业分析方法,人才评价主体可以根据需要对人才作出相应的评价和筛选。借力大数据技术手段,准确识别各领域的“英才”。提升大数据技术服务能力,可促进大数据技术与人才工作的深度融合,为人才提供创新创业、工作生活各方面的精准服务。

这并不是凭空捏造。

美国职业棒球联盟中,奥克兰“运动家球队”的总经理比利�比恩(Billy Beane),采用上垒率指标(On-Base Percentage, OBP)来挑选球员,OBP代表一个球员能够上垒而不是出局的能力。通过精细的数学模型分析,比利�比恩发现,高“上垒率”与比赛的胜负存在某种关联(corelation),据此他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即一个球员怎样上垒并不重要,不管他是地滚球还是三跑垒,只要结果是上垒就够了。比恩通过自己的数据分析,创立了“赛伯计量学”(Sabermerrics)。据此理论,比恩依据“高上垒率”选取了自己所需的球员,这些球员的身价远不如其他知名球员,但比利�比恩却能带领这些球员在2002年的美国联盟西部赛事中夺得冠军,并取得了20场连胜的战绩。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点球成金》这部电影。

点球成金

现在的招聘平台越来越垂直和精细化,地方性招聘求职平台,某个行业类别平台(互联网,医药等),我们也会有自己健全的数据资料。职业的联赛,选择人才是万里挑一,精益求精,对数据看重。如果我们普通人都有了自己的数据资料,你找工作的时候,就把材料授权给雇主,雇主看了以后,对你有个全面的了解,彼此看对眼,就一拍即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效率这个词是褒义词,常常用来夸奖一个人完成工作的速度迅速。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以至于我们常常告诉自己...
    猫猫飞天小猪阅读 415评论 0 0
  • 2016.3.12 雷艳妮0214 原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
    你若安好不离不弃阅读 1,999评论 0 2
  • 最近在做“要事优先”的主题,但有感于原来的文章实在有点太过琐碎,突然想整理整理自己的思绪。 “人活着是为了...
    拆拥阅读 728评论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