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我知道,此刻家里肯定热闹异常,烛光闪烁,香火烟熏缭绕,边角遍布红布,八仙桌四四方方地摆在正厅和偏厅,可能还会有念经颂佛的声音,到了下午肯定还觥筹交错,有些礼节上的东西如此细致和繁琐,有时候会让人弄不清意图,但心意在的。一年过去了,今天没有回家,但翻一翻记忆,我或许可以聊表怀念,纪念我们的阿公。
前几天,在网上看见一段小诗,如下:
《爷爷是个老头》王海桑
打我记事起,爷爷就是个老头
他那么老,好像从来不曾年轻过
他那么老,好像生来只为了做我的爷爷
可我从未认真想过他有一天会死
我总以为,一个人再老,总可以再活一年吧
然而有一天他还是死了,就像土跺的院墙
风雨多了,总有一天会塌下来
没了。完了。他的一生我也知道得很少
他说过一些,我记不大起来
就像他爱我很多
我只是喊他声爷爷
对这小诗,我很喜欢,在隔代距离和血缘的联系下,爷爷之于我们,就像家里的一尊弥勒佛,对待起来一定小心恭敬,在迈进家门的第一眼,我必习惯先向左看,因为爷爷不是在大厅的左边沙发上打瞌睡或喝茶,就是在天井的左边抽烟、晒太阳、打苍蝇,再到跟前问候“阿公”。前几年的时候会想,我阿公有福气起码能活到100岁吧,后面的时候,每况愈下,不敢奢求太多,就会想,阿公能等到我上大学吧,能等到弟弟上大学吧,能看到我挣钱的时候吧,过年的时候阿公还会在吧,终有一天,还是彻底倒下了。
在精神脆弱的时候,有写备忘录的习惯,有些情绪通过写作表达出来会舒服一点,关于阿公的,我也写了一些。
2017年春节回校刚开学3月份的时候,那时候阿公还在,但身体很差,导员让我们写什么未来计划书,我用幼稚的语言写的全是我怎么想我的阿公。如下:
突然,想我的爷爷,想给他端茶递水,揉揉肩膀;想早起给他买油条;想和爷爷一起看西游记,一起看狸猫换太子的潮剧,听爷爷谴责郭槐和李后;讲讲当年当生产队队长的故事;想听他换我:麦啊。。妹啊。。五妹啊。。年纪这么大 身体不是很好,半夜疼的睡不着的时候,让人觉得揪心。默默祈祷:爷爷你一定要好好的啊,多吃点肉,寒假回去,你又瘦了,薄薄的黑皮包着骨头,长不出细胞了。是我见过最瘦的人,也最慈祥,想想对我们这么好,好心疼。我们常常偷吃姑姑给你的零食,爷爷除了喜欢点蜜饯,其他的很少吃,一般都直接给我们了,长这么大了,还是经常喜欢和弟弟一起吃爷爷的冰糖杨梅,甜甜的,就像爷爷的感觉,美滋滋,很满足。
7月27号,暑假回家,因为爸的缘故,我并没有立马跟爷爷问好,我当时在备忘录上写道:才进门,我就后悔回家了。始料不及的是,此后及未来的我有多庆幸当时回了家。
7月29号那天,我与阿公单独在家,记得但是我呆在阿公的房间那边,开着手机打王者,阿公睡醒之后自己走到高椅上坐着,现在想起来,我当时貌似没有去扶他,这大概就是我后来不太喜欢游戏的原因。其间,阿公让我帮他开一瓶眼药水,是的,那时候阿公四肢已经虚弱到连眼药水的包装都撕不开,那是我与阿公在一起的最后一段时光,我为阿公做的最后第二件事,回想起来,像是晦暗又洒有微弱阳光的一天。
7月31号晚阴天,备忘录没有写东西,但那是阿公没有进食的第三天,是极端虚弱垂危的一天,前来的大人都做好了心理建设,我跟着小姑姑进房,扶着阿公坐正,看得出他难受极了,虚弱地跟大人们交代着一些事,阿姆给阿公喂了一下水,只润湿了嘴唇,一点都咽不下去,咳嗽的时候,我试着透过衣服抚着后背希望给阿公顺一下气,怎么可能有用,这是为阿公生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最后一次跟阿公接触,其间,阿公没有对我们的交代。当晚,我回了四姐的寝室睡觉。
8月1号,备忘录写着:清早五点24分,在阿鸭的寝室,三姐的电话铃一声响,带来了爷爷的噩耗,我们仨起来,一路前行向家。小妹载着我,马力开得十足,抬头看天依旧是阴着的。进家门的时候依旧向左看,站着许多人,进房,阿公已被已被蒙上了黑布。再轻声呼唤“阿公”也没人回应。上午八点,随即飘起了小雨。
接下来的十天,是整理遗物,守灵,折纸钱,出殡等的一些列动作,备忘录里记录了前四天,关于敛容、长明灯、丧宴、哭丧、红绳,细节上的东西我说不明白也记不清,生者的悼念其实跟亡者没什么特别的关系了。只记得整理遗物的时候,小姑姑找到了一瓶刚开封的眼药水,我拿过来,保存了,跟我的香火放在一起。
8月25号,返校,在高铁站上,在备忘录上写着:这个夏天,少了一个声音;这个夏天,是一嘴软糖;这个夏天,不及从前,吾辈努力。
8月26号,在火车上,坐我旁边的阿姨给我看手相,说的尽是些发人深省的催人向前的人生话。那一刻,我也变成了矫情颓废的老青年,备忘录写着:这段时间,我能想到的最自在的状态,是在一个没人的角落,脏点也没关系,就躺那,伸着一条腿,另一条腿蜷曲着,耷拉着脑袋,手里摇晃着酒瓶,然后呼呼睡一觉。
此后半年时间里,阿公是入我梦里最多的人,醒来的时候一般都会记下来。偶尔跟朋友提起阿公,我总是笑着说起开心的事,因为这样的时候太多,怎么伤心得起来,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想起了,会泪眼婆娑。
10月6号,是对逝者又一场的悼念,我在备忘录写着:祭祀过了,我不在,也不太想在那种氛围祭奠,大家用各种方式缅怀一个人,有的人想用自己的成长纪念一个人,有的人背负一个人的亡灵一起奋斗,有的人去做他想做的事,有的人去看他想看的风景。
上周一去雍和宫上香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跟那些佛祖和喇嘛们说,帮我跟阿公打声招呼,让他没事就常来梦里看我们。果然,第二天,就梦到了,可是太兴奋,一下子我就清醒了。
阿公最喜欢的剧就是《西游记》,电视坏掉的时候,也会让我们给他放片,每一回看都饶有趣味,一本正经地跟我们讲解故事的缘由,我最后一次看这个片子也是在2017年的春节,距今一年半。这个有趣的老人还很喜欢吃甜筒和海鲜,各种甜口的东西不能吃多也会试一下味道,停电的时候,挠挠头跟我们说“没电,没便”,也是相当可爱。
可能是第一次接触到亲人死亡,感触很深,甚至治愈了我去年感情上的不悦,在此前几年和此后半年,我多了很多小辈,不细数也能想到十几个,所谓代代更替,阿公成了族谱中众多分支、成百上千人名中的一位,而我等甚至不具入谱的资格。习俗是应该传承的,家族不能没了魂魄,不能没了根,不能断了联系。
过去了一年,希望以后我能更强大,去坚守更多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