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北京第三期赋能班的第一天。上午百尚大哥介绍了以拆书法为基石的成人学习方法,及拆书帮。做了几个便签读书法,我对ria的心得体会是,在i那部分,不能用以前我已经很熟悉的语言,而要在这个i里表达我新的收获,是我以前没有想到的。这样的i才能让我获得新的知识,再带来我的新的改变。如果只是已有知识的重述,那可能我就没有新的收获,犹如我仍在我的舒适区里,所以我就得不到新的提升。这一点还挺重要的,因为有时候遇到的知识可能是我已经比较了解的,是熟悉的,从熟悉的知识里怎么去挖掘出新的知识点,这是需要去思考的。
张瑞敏对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介绍是每次读这本书,他都会有新的收获,他每次都可以跟他新的经验做结合,带来新的改变。所以学习一定是新的知识跟我已有的认知发生冲突,这样我才能去获得新的认知。我在a1部分,其实也有问题。比如因为给的时间非常有限,我常常觉得我的脑子里想不出来我自己的那么具体的案例。现场学习的好处就在于,我自己如果没有案例,那我可以听别人的案例,别人的多个案例说不定就会激发我的思考,让我想起自己相关的案例来。
今天提到一句话,不转化为行动的学习都是浪费。这让我想到在企业里的培训,企业里面的培训,基本上都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我们学习的方式是记笔记,或者是考试,或者做习题,运气好的话,习题跟我们的工作有些关联,能指导我的工作。一个好的培训,在让大家了解了一些好的概念,对人洗脑之外,还是要想办法把它在实际中应用起来,去解决我们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好的培训,带来的也应该是践行和改变。
今天就企业培训也咨询了一下百尚哥,他的答复是,企业还是需要有培训,培训是为了给员工提供一种福利,让上进和优秀的员工,通过企业提供的培训,知道公司对他是认可的。所以大部分情况下,企业的培训只是一种福利,和奖励。而且也没有多少的员工愿以用拆书法去真正的学对自己有用的技能,愿意学习和提升自己的员工毕竟是少数的。我突然觉得自己很幸运,起码我没有臣服于现实,而是努力找各种方式提升自己。跟企业培训对比,拆书法要强调的是要在用中学,通过践行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终通过践行转化成自己的能力。拆书法是出于自己的需要,是自己内在驱动的,而参加企业的培训有可能是企业安排的,驱动力就不一样,结果当然也不同。
便签读书法的一个很重要的点,是发现知识与我已有的认知的冲突,从而引发我的反思,用新的知识来转化我的认知,形成新的认知。所以最终也是为了行动,并将知识转变成自己的能力。这是我今年最想学会的,就是通过激活自己的经验去反思自己以往的行为方式,其实这也是对自己过去经验的一种复盘和重塑。
我很期待赋能班六个月加101天的学习和实践,我相信我会发生锐变,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