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我们回避死亡,但是如果认真思考,我们又可能把它看得太过重要。我的观点是,死亡不过是对人生几十年所做的总结,总结过后该如何进展,依然会继续进展。
死亡并不会夺走我们最根本的东西,比如说“我”,为什么呢?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我们无法在大脑中观察到一个跨时间持存的“我”,一种观点是,这个“我”因此就是不存在的。这种观点假定了客观世界的观察结果是形而上学事物唯一有效力的证据。但如果否定这一点,我们依然可以认为“我”是存在并且跨时间持存的,并且这件事的基础来自于我们的内省而不是经验观察。就此而言,我们经验观察到的肉体的死亡,就无法构成“我”消失的一个证据。
那么我们为什么会觉得死亡会使那个跨时间持存的“我”消失呢?原因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普遍认为大脑的功能使得“我”变为存在,一个就是因为周围的人一旦死亡后,(排除有时会听说的灵异故事),就和在生的人失去联系。但我的观点是,这两个原因互相有关系,却和“我”的持存没关系。
一种观点是,大脑使得本来不存在的“我”变得存在,但这种观点会面临很多困难,一个就是像大脑这样物质的复杂构成,为什么可以使得“我”从不存在变成存在?另一种观点是,大脑是使得本来存在的“我”,变得像人类那样思考、感受和其它人类交流。在这种观点下,“我”一直都存在着,大脑起的功能是使得“我”变成一个人类的“我”。如果失去大脑,就不再是人类,自然无法和人类交流。
具体来说我的观点就是如此,但是关于“我”原则上是不朽的,另外还有一个抽象的证明。这个证明的一个版本就是“我”无法在我出生时从不存在变为存在。如果我的出生必须是特定的父母在特定的时间结合才会出生,那么我出生的概率几乎为0,而使我出生变为可能的唯一可能就是,在我出生前就已经以某种方式存在。这个证明的另一个版本是,死亡只是让我再次变为不存在。但是在过去我曾经从不存在变为存在,在未来我死后也可以从不存在变为存在,因为大自然不区分“曾经存在过的不存在和从未存在过的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