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您推荐的这本书叫做《幸福之路》一本寻找幸福良方的生活哲理小书,本书共五个章节,每天向您分享一个章节,带您了解本书的精髓。
作者:波兰特·罗素,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非文学”家获得诺奖的第四人。诺奖对他的赞词是:欲以褒扬他的哲学之作,它们不仅丰饶而重要,同时,它们使他成为人性与思想自由的捍卫者。
简介:罗素在本书中想要表达的快乐秘诀是:让你的兴趣尽可能的广泛,让你对人和物的反应尽可能友善。
第一章节
你为什么不快乐
01 不快乐的原因
人们不快乐的原因千百种,而罗素主要将其分为两类:第一是社会制度;第二则是个人心理。
在这里作者并不会详谈社会制度,而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烦闷与不快乐开一剂良方。
动物只要不生病,有三餐温饱,便会觉得自由自在,无比快乐;人类作为最高级的灵长动物类,却会因为很多东西不满足感到郁闷,不快乐。
生活在文明国家里的绝大多数都会感到痛苦,这种心里痛苦无显著的外因,这也使得人们找不到方法去解决,故而无可逃避,无可忍受。
实际上,人们不快乐的原因无非是世界观或是生活习惯错误导致自己无法再对界产生兴趣。观念或是习惯自是从小培养形成,这就很容易被发现,那些典型的不快乐者,往往是童年时期被压抑,很多东西不满足,直至后来成年,他们就会把这些使得他们满足的东西看得比一切都重要,“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就使得人慢慢变麻木,只会享受目前得到东西,更因此而整天患得患失。
总所周知,既然观念和习惯可以培养,自是为人们所掌控,作者给的建议就是希望人们通过改变这毫无益处的“观念和习惯”,重新培养好的习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找到快乐,毕竟生而为人,人人都想要走向幸福道路。
02 忧郁
世界越趋于和平,反而感到忧郁的人却越来越多。人们往往因为一时的烦心或一些无法处理的事物感到情绪低落,对未来感到失望。
事实上,导致这一切发生的原因正是人们天然的需求太容易被满足,却又因为追求的目标难以实现,又不想做出过多的努力,导致自己想做什么都做不成,故而感到忧郁。
若是于浮躁社会保持一份理性,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不会感到内心虚无,致使忧郁。正如罗素所说:理性绝不会阻止快乐,不但如此,且要相信凡是真诚地把自己的哀伤归咎于与自己宇宙观的人,都犯了了倒果为因的毛病。
如果感到荒芜,不妨:进入世界,做一个海盗也好,做一个婆罗洲上的王也好;去过一种生活使低级的生理需求几乎占去你全部的精力。唯有体会到生存都成为难事,方能明白事情哪有如此顺利成功;躺在生理需求容易满足的舒适区里,唯一问自己为何还会忧郁?
03竞争
与忧郁形成对比的大概就是竞争,这是两个极端皆不可取,它们并不自相矛盾。
我们需要竞争,但在其中不能用力过猛,否则适得其反。这里的竞争并不是为了温饱,仅仅是为了成功,一种不可以“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成功。
很多人会说,追求成功不就是寻找成就感,使自己感到快乐吗?却忘了“成功只是创造幸福的一份子,倘若牺牲一切其余的份子去赢取这一份子,代价就太大了”。
其中企业高管的故事就很鲜明的阐述了这句话。企业高管有着令人羡慕的温柔妻子,有着一双可爱的儿女,还有这一套别墅和一辆豪车。可他并未满足,每天妻儿还在睡梦中,他就得匆匆赶去上班,一整天或是应酬,直到深夜才疲惫不堪返回到家中。
但这样的日子能持续多久呢?妻儿少了他的陪伴,朋友日渐疏离他,所有的压力一人承担,索然无味的日子日复一日,这样的竞走终端就是崩溃和毁灭。
那么如何摆脱这种剧烈竞争之下的焦虑与压力,罗素给的建议就是:在保持生活平衡的观念下,接受健康而恬静的生活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