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教育信息化已经从建设应用向融合创新的道路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习王博士的《数字时代的学与教——给教师的建议40讲》这本书,可谓是正当其时。学习的过程中,一些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案例不断冲击着我,让我一边学习一边对比自己已有的观念、做法。
一、学生中心
经常在书中看到“学生”“学生中心”这样的词语。学生中心的课堂就是从学习者的角度来实施教学活动的课堂。那么我的课堂做到了“以学生为中心”吗?从一堂课上教师所占用的时间来看,我的讲述、引导、提问还是占用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的。剩下的时间则由学生的阅读、抄写、练习、思考、讨论来组成。而在语文课堂上,通常是进行文章精读课、习作指导课或者是口语交际课。在文章精读课上,学生占用较多的时间就是在课堂上朗读或者默读,之后思考、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通过老师的引导,一步步深入学习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表达手法等。这样的课堂,学生虽然花了时间,但能保证全班学生都进行了有效思考吗?从课堂发言情况来看,也经常是集中在思维能力强、语言表达能力强的部分学生。并且这样的思考也不是学生主动探索的结果,而是老师精心设计了一个个问题,一步步引导学生得出老师预期的答案。这样只有少数学生参与思考的课堂就不是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习作指导课上,经常会结合例文讲解写作方法,或者在习作完成之后,给出学生优秀的习作,让学生谈谈这篇文章好在哪里。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不过还是存在刚才提到的问题:思考和讨论也仅仅局限在部分学生,有些学生没有参与到整个过程中来,那么这节课他的收获究竟有多少,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在口语交际课上也存在相同的情况。按理来说口语交际课应该最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了吧,因为课堂中确实给了学生很充分的时间来交流、讨论。可是在实际的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中,话语权还是掌握在少数学生,看似热热闹闹,可真正参与并且学有所获的学生却不是大多数。
二、信息技术
如何打造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如何让课堂成为每个学生都学有所思、学有所获的课堂?作为教师,不能仅仅心中存有“学生中心”的理念,更应该有所行动,努力去营造这样的课堂。让全班的学生都参与思考,就要营造一种全体参与感。借助信息技术,我们可以随机挑人回答问题。我们还可以进行全班IRS问答,这样,每个学生都必须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像以往那样单向地被动听讲。学生还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写在便签纸上,再通过平板电脑等设备拍照上传,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交流。信息技术帮助教师更方便、更迅速地掌握全体学生的学情,看见每个学生的思考,而不是主观地预测,这便是“以学生为中心”课堂的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实时处理的数据、图表,教师便可以根据反映的最真实的学情,做出有效的教学安排,或者实施差异化教学,这样通过信息技术,为教师营造“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提供了具体的支持。
信息技术只是作为我们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的一种手段。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还应该逐渐改变在课堂以讲述为主的习惯,应该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并且让学生养成与他人协作的习惯。真正的学习,不是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而是在团队中学会的。如何让学生在团队中有效学习?我将在书中继续学习并且努力尝试运用到教学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