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14日
坚持分享250天
第六期挑战第6周第2次共20次
今天对咨询时的确定主题和目标进行分享。
设定目标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进行的活动。SFBT认为,当事人之所以来谈,是因为他希望自己更好。当事人提出他的来谈问题,正代表着他现在的 在乎 关注,反反映了当事人是想要有所改变之处。而他的关注 在乎和需要改变之处,即为目标。
有问题一定有目标,有目标不一定有问题。
SFBT咨询师在倾听与接纳当事人抱怨与述说的同时,引导当事人将抱怨转成想要的目标,并以想要什么的语言陈述。
主题是最先聊的话题,目标是通过聊得知他想要什么。
如,我不希望和妈妈吵架了。
哦,你希望和妈妈怎样互动呢?
刘老师的分享 搂草打兔子 ,讲的就是主题和目标。开始清理大片的草,相当于来访者的叙说和抱怨,在清理中,发现了老鼠洞,蚂蚁洞,蟋蟀洞,兔子窝,这些洞中,澄清确认,你希望我们先挖哪个洞呢? 兔子洞,逮兔子,目标露出来了。下面就是怎么挖了,先做什么,在做什么,以前有没有逮过兔子,用的方法是什么。
唔谈开始不久,咨询师会使用 假设问句,邀请当事人尝试回答,对于唔谈的期望或问题被解决时的景象。如果你担心的事情改变了,你最希望看到什么不同?
接着运用奇迹问句,邀请当事人构想意外奇迹来临后,来唔谈问题的种种改变。
现在,我问你一个奇怪的问题,今天晚上房间很安静,你睡得很香甜,半夜奇迹发生了……第二天早晨醒来时,你会发现有什么不一样?
奇迹发生后的早晨,你还会做些什么事情?
你的家人会看到你有什么不同?
探讨目标要用到好奇三问。
我希望数学成绩有改变。
数学成绩,现在是多少分,大概在班级的什么位置,想要如何改变
1.是什么希望让你有这个改变?
2.这个改变实现了,会给你带来什么不同?
3.关于这个变化能说得再多些吗?
梦想与目标是不同的。目标是正向,所欲,具体,可行的。黄皮书上的话,帮助当事人从问题转换成未来愿景,再从中找到目前可为的目标。探讨各种面向,从已有的成功经验或资源,发展出新的小目标,再找到认为最容易开始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