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们渐渐觉察到,这个世界似乎对女性充满了恶意。
去年年底,有十余名幼儿家长反映朝阳区管庄红黄蓝幼儿园(新天地分园)国际小二班的幼儿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并提供孩子身上多个针眼的照片。更是传出了猥亵幼儿的虚假信息。
今年5月份,21岁的祥鹏航空空姐李明珠,通过滴滴叫了一辆顺风车赶往市里回济南参加亲戚的婚礼,结果不幸遇到了变态司机,惨遭杀害。而仅仅100多天之后,浙江乐清一名20岁女孩在8月24日搭乘滴滴顺风车的途中再次遇害。
国外女性也不能幸免,女星艾丽莎·米兰诺等人针对美国金牌制作人哈维·温斯坦(Harvey Weinstein)性侵多名女星丑闻发起"ME TOO"运动,呼吁所有曾遭受性侵犯女性挺身而出说出惨痛经历,并在社交媒体贴文附上标签,藉此唤起社会关注。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强大的传播能力,女性遭受侵害的事件,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和同情。人们在表达愤慨的同时,也在积极的思考“女性如何才能避免侵害”,并给“女性在遇到侵害事件的时候应当如何自保”出谋划策。当然,这其中也有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对受侵害的女性进行“污名化”,恶意地把问题归咎于女性的“不自重”。
对此,我们不禁要问:
这世界到底怎么了?
难道这一切真的只是女性的问题吗?
人们为何不思考男性在这个过程的责任?
他们真的就是“下半身动物”吗?
心理学家把想要给他人造成伤害的行为定义为攻击性,并认为人类有基于生物本能的攻击性驱力。
研究发现殴打、性侵害甚至谋杀等等攻击行为发生在男性身上的比例要远高于女性。在美国,90%以上的罪犯是男性;在加拿大,谋杀罪犯超过八成是男性;而在攻击事件的受害者中,60%以上都是女性。
“只要把12~28岁强壮的年轻人(young men)全部保持在低温睡眠的状态,就可以消除三分之二的犯罪。”——戴维 莱肯《反社会人格》
人类的好斗和暴力行为实际上有非常复杂的生理机理。
一方面,有研究显示,大脑,尤其是前额叶异常,会导致异常的攻击行为(其主要机理是前额叶区的低水平5-羟色胺会引发暴力行为)。
而遗传因素同样会影响对暴力线索的敏感。这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暴力行为与雄性激素即睾丸激素有关,降低雄性激素水平的药物被证实可以降低有暴力倾向的男性的攻击性,这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上述那些高比例的暴力行为来源于男性。
这样看来,一切问题的答案似乎明了了:
暴力行为是人类——男性人类的“原罪”。
但实际上,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美国心理协会(APA)和国际心理学家理事会(ICP)关于暴力行为的观点是:
“在科学上,认为战争与其他暴力行为是世代相传的人类天性以及认为战争是由‘本能’或某个单一动机引发的说法,都是不正确的。”
引发暴力行为,有更深层次的家庭、环境乃至社会原因。
哈里斯的教养论认为:父母抚养孩子的方式会决定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这一观点渐渐被同伴影响理论进一步补充完善。
总体来说,基因的影响可以决定人格特性中50%的差异,家庭的影响占10%,而同伴则可以影响40%。这里的家庭、同伴因素,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小范围的环境及文化。
那么整个社会大环境在此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媒体对于色情和性暴力的渲染,是对暴力行为、尤其是性侵害事件的推波助澜。可以说他们是罪恶的帮凶。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媒体的发展,各种平台上充斥着对色情、性的描写。一些不法色情文学、甚至披着“合法”外衣的媒体节目对性暴力场景的描写,往往会表现出女性从抵抗、反抗到被性唤醒再到停止抵抗的情节。而观看这样的描述,无疑是歪曲了女性对性攻击的真实态度的认识,更是增加了男性对女性的攻击行为。回顾滴滴女乘客遇害后一些网民的言论,就充分体现了一种不良的认知。
我们已经知道了人类自身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多种因素引发了暴力行为,那么,我们要思考另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不幸发生之后,人们倾向于把议论的焦点多放在女性受害者身上,而非男性呢?
答案是人们在对行为进行解释时,往往由于自我服务偏见(高估自身的内在因素)的原因会犯归因错误,具体体现就是表现出“利群偏差”。
利群偏差:我们总是对自己的群体成员给予善意的理解,而对外群体成员的积极行为视而不见并对其失败归因为该群体成员内在品行有问题。
出于对本群体(非受害者、旁观者) 优越地位的维护和辩护,人们往往选择指责受害者及其群体。
对此进行现象的另一个解释是“公正世界现象”。从孩提时代起,我们被灌输的理念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们认为:
“我是一个公正的人,生活在一个公正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人们得到他们应得的东西。”——勒纳
所以,当旁观者观察到无辜者受害,就直觉判定受害者不那么值得尊重。而当观察者无力改变受害者命运的时候,他们就经常否定或贬低受害者,把灾难的结果归因为受害者的内在倾向。
这其实本质上就是一种偏见和歧视。
至此,我们基本了解了这世界对于女性、对于受害者恶意的起源。
小 结
这世界的确是充满了不幸与偏见
但受害者、女性是无辜的
男性虽然会受到性别特征的影响,但那不是全部
基因、家庭、社会共同造就了人的性格特质
为此,我们需要积极的应对和改变这种局面。
1
社会文化和舆论应当对不同性别间的偏见加以弱化,对那些支持偏见的行为言论给予制度、法律上的纠正。
在这一点上,滴滴女乘客受害事件发生后,很多对受害者的污蔑和不尊重言行就收到了警方的处理,为这一举措点赞。
有人对减少暴力行为的提议和举措是提供宣泄的渠道,释放不良的情绪。而事实上,攻击行为会增强攻击性,表达敌意会导致更多的敌意。
“惯于摆出暴力姿势的人,只会增加自己的愤怒。”——达尔文
积极而正确的消除暴力行为是一个社会性的工程。
2
惩罚对于暴力行为往往产生消极作用,所以非攻击性的、合作性的行为,应当得到奖励。从家庭教育的角度来说,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可以用强化期待的行为积极表达观点,例如:
√ “清理完你的房间以后,你就可以玩儿了”
× “如果你不清理完房间,哪儿也别去”
通过塑造并奖励敏感性和合作,来为孩子创造一个温柔的世界。
3
对于媒体的管控,应当更多考虑减少暴力、色情因素的呈现。研究表明,减少儿童观看电视和电子游戏的时间,可以有效的降低他们的攻击行为。
4
对可以引发攻击性行为的刺激因素加以控制,可以降低暴力行为发生的几率。在瑞典,玩具产业从1980年起就不再生产和销售战争玩具,他们的态度是:拿战争当游戏,意味着学习用暴力手段解决争端。
安德鲁卡内基曾预言:“杀一个人将会被认为是令人憎恶的,正如今天的我们认为吃人是令人厌恶的那样。”
实现真正的文明世界,需要对文化进行改造,消除腐蚀人心的毒瘤,重建社会的道德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