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079】

原本打算每本书看完之后都要写一篇读书笔记,可是偶尔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书看完了,感觉却没什么好写的。未必是书本身的内容不好,相反,有的书在读的过程中很有阅读快感,但读完之后仔细回忆,好像又并没留下什么具体而深刻的印象。
自我反思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看书的时候不够专注吗?好像有点,阅读过程中眼睛虽然一直在随着文字移动,但是脑子很多时候却并没有同步跟上来,以至于一页已经看了一大半了,还没太留神具体讲了些什么内容。由此联想到当下做很多其他事的时候也都有这种感觉,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全神贯注”已经成了越来越难的事情了,也不知是受了别的影响还是长久以来养成的自己都没察觉到的习惯。
再想远一点,当今社会好像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轻易就被别人拿走了。无数的电视频道、网络节目、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等等等,其实干的都是同一件事:吸引更多的眼球,吸引更多的注意力,然后,打包卖掉。这就是社会上盛传的“注意力经济”吧。想到这一点,我不禁打了个激灵,因为我好歹知道“注意力”是做成一切事情的前提,任何需要取得一定成果的事情都离不开“专注”二字,而我们宝贵的“注意力”早就被无数的个人或组织在不知不觉中所吸引,早就不会“专注”地投入在某一些对人生真正有价值的事情上了,不信,想想每一天我们把多少时间浪费在毫无意义的手机软件和电脑页面上了。这点小小的差异,也是造成很多行业高手和一般人之间巨大差距的原因之一吧。
除了“不够专注”,也许还有一个原因,一段时间以来,自己在“看书”这件事上有“刻意求快”的嫌疑。这可能是有感于以前的阅读速度一直太慢,总觉得阅读量不够;后来又经常看到某些被大肆鼓吹的“速读法”或者“X天读完XX本书”的文章,所以下意识地受到了这些东西的影响。毕竟在我们的社会,“速成”一直是备受追捧和迷信的字眼。理智上我当然也知道这样未必好,但是在行动中也并没有刻意留意,于是动作行为就发生了偏移。单就这一点来看,自己迄今依然算不上一个“合格”的阅读者,说来惭愧。
所以从今以后,提醒自己要尽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要全神贯注,二不刻意求快,力求在看过的每一本书里都能有新的领悟,如此才算没辜负了这本书,以及因此投入进去的大量时间。嗯,说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