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空间的来历
1983年,哈里森·欧文准备一场250人的国际会议,他用了一年的时间,规划到了每一个细节,而当会议结束收集人们的反馈时发现,大家感觉整体很棒,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咖啡茶点时间,而恰恰这个环境是欧文最没有施力的地方。
这一点促使欧文进行进一步探究:首先,人们在轻松随意的状态中,是否可以更好地发挥他们热情和创造力,而这些创造力同样可以给主题提供有价值的贡献?其次,是否可以在短时间内来做会议的准备,也同样有效呢?
1985年,“开放空间”作为一个新的行动会议形式诞生了。欧文把它应用在第三次组织变革会议上,这次会议没有流程,没有规划和专门的管委会,只是告诉参会者开始、结束的时间和会议的主题,另外给会议配备了促动师,仅此而已。
人们团团围坐在一起,用2-3个小时自己来讨论并确定子主题和会议流程,并确定每个子主题的负责人、促动师、时间、地点和参与者,在大白纸上记录议题,贴在墙上,当所有子议题都上墙之后,促动师让人们自行选择想参加的子主题。
随后,“开放空间”被五大洲的组织、团体等广泛应用,从5人到上千人的会议,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开展讨论,并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喜爱。
什么“开放空间”?
它是一种引发热情与责任的团队促动技术,可以激发团队、群体、机构、组织等产生颠覆式创新方法,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人们在会议中产生非凡的结果。
【使用范围】适用于复杂问题,或是大家想法有分歧的情况。管理者在以下情形出现时,可以采用“开放空间”:
*希望参与者有效讨论,解决现有或者潜在的冲突,并促动组织变革;
*准备培养团队对行动的承诺以及责任感时;
*促进团队搜集和分享信息,通过有效对话激发团队的灵感和创意;
*期待一场激发创造力与热忱的会议,让人们热烈地、精力充沛地进行讨论,并能够在现场高效地产生具体可行的行动方案。
【时间的确定】
如果是要快速地找出共同的问题和机会,并相互了解,只需要半天或者一天时间就够了;
如果还想进一步聚焦问题、探讨机会点和下一步行动计划,并制定完整的过程报告给参与者,则需要2-3天时间。
“开放空间”的四大原则
四大原则:
1、在场的都是合适的人。提醒大家,互动与对话的品质才是关键,每个人必须积极分享;
2、发生什么都应该。意想不到的点子很多,促动师告诉大家:“开放空间”充满创新,可以超越既有的议程,超越原来对会议的期待,真正的学习和进步才会发生。“开放空间”营造的会议氛围就是“珍惜当下,并了解当下发生的事就是唯一。”
3、何时开始都合适。促动师在开始时就提醒大家,真正的创意产生时根本没有特定的时间,应该发生时就会发生。
4、何时结束都可以。可以有两点理解:一是不要浪费时间,该做事情做完了可以开始其他事;二是到了预定会议结束的时间,如果大家还在热火朝天地讨论问题,作为促动师不要打断大家的议论,因为你有可能会打断一个颠覆性的创新想法。时间(或空间)是属于参与者的,他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们有足够的智慧选择自己要做的事。
《双脚法则》
在会议的任何时间,如果参与者发现自己没有在学习或者没有提供贡献,可以移动双脚,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去,可能是加入另一组的研讨,甚至可以什么也不做,去阳台上晒晒太阳。
《双脚法则》作用:
1、这样避免了在会议上“精神逃会”,参与者可以自己选择感兴趣的议题讨论,同时,也终结了只顾发表自己看法不顾及他人感受或需要的“会霸”想象。
2、让每个人成为贡献智慧的主人翁,每个人需要担负起责任,要在会议中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贡献创意,而这些都是自发的行为。
3、“双脚法则”额外贡献:制造了“蜜蜂”和“蝴蝶”,蜜蜂穿梭在各队中贡献自己的思想、见解,提出有洞察力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经验教训。“蜜蜂”的贡献大而直接,传递智慧,丰富讨论的内容。而“蝴蝶”们通常从未真正参与任何一组的讨论,他们可能在某处喝茶、喝咖啡、晒太阳等,这也是他们的贡献,他们创造了“无为”的中心,在那里静静地享受,或是进行某个新的、尚未被探讨过的话题,而这个话题被他人所忽略。
传统会议中,人们赞赏“蜜蜂”,排斥“蝴蝶”,而这正是“开放空间”会议的精髓之一:让每个人做自己当下最想做的事,讨论自己最想讨论的话题,或是自己活动,借由现场的讨论能量,产生自己灵光乍现的时刻。老子说,“道常无为而不为。”在“开放空间”中,“蜜蜂”与“蝴蝶”可以同时并存于会议过程中,是一种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