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过知识焦虑吗?反正我有过。
半年前有一段时间,也就是去年十二月左右的时候,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深深的危机感。看到网络大神们一波又一波的快速崛起,看到身边熟悉的人一个个猝不及防地离世,看到父母日渐苍老和衰弱的身体,看到自己半生潦倒,一事无成。于是我生出了深深的自责和危机感,我也想着要想别人一样快速崛起,迅速成长。
于是我疯狂地读书,每三天读一本书。我疯狂地写作,每天写一篇文章。我每天早上五点起床,订阅了许多的网络课程,加入了许多的学习训练营,关注了许多网络大神的公众号。每天都在急急忙忙地完成各种学习任务:读书、写作、运动、学英语、完成作业、参加讨论……
这样的状态大约持续了两个多月,我越来越觉得自己好像是掉到了一个坑里。表面上看来是开挂一样的学习,但是内心并没有多大的收获。这好像是一种假装的勤奋,表面上轰轰烈烈,内心的成长却是一片荒芜。
现代社会,信息太多,知识太多,诱惑太多,选择太多。一不小心就会跑偏,爬出一个坑又会掉入另一个坑。如此折腾,人生之日无多矣。
当今时代是网络信息时代,资讯十分发达,网络上有无穷无尽的各种晒。以己之短,比人之长,大有一无是处,生无可恋之感。
《中国诗词大会》中,一个武亦姝的横空出世,让很多自称热爱诗词的人垂头丧气。一个叫范雨素的家庭妇女,让很多的文字爱好者无地自容。而诗人乌青的毁三观表现,又让很多人不敢写诗。有许多大神的秀,让我们自叹不如,有许多剑走偏锋的快速出名,又让我们义愤。
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有的人唐诗三百首倒背如流,有的人钢笔字潇洒飘逸,有人说英语流畅自如,有人写作下笔如神,有人演讲激情四射,有人画画精妙绝伦,有人丝竹绕梁三日,有人美貌祸国殃民……
信息的泛滥,让一切的善恶美丑都在迅速传播、放大、变异。在这些信息的迷雾里,我们该如何甄别、筛选、取舍,如何进行不断地自我成长和自我完善呢?
人生苦短,去日无多。怎样把自己有限的生命,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甚至打造出自己的唯一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以有限的生命去学习无限的知识,显然是不可能的。以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全能的通才,也是不可能的。广博不如专精,泛泛不如精深。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累积了几千年的人类文明。信息时代的知识更是呈几何级数增长,一个人穷其一生也不能窥之一隅,更遑论成为全才通才。
俗话说路多踩不死草,花心干不成事。
著名营销专家刘克亚说过一句话,做事情要有“一厘米宽,一万米深”的精神。只有在自己专注和擅长的领域内持续深耕,刻意练习。聚焦于一点,经过长期刻苦的深入探索,才有可能结出甜蜜的成功之果。
前几天看到中国缩骨奇人的故事,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花八九个小时持续不断地钻研缩骨奇功,终于登堂入室,成为一代奇人。他的故事深刻揭示了一个道理:只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天下无事不可能。
回顾我自己的学习、工作和创业。或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缺乏长久的坚持;或是日复一日的简单重复,缺乏更深入的探索;或是今天做这样明天干那样,没有持久的聚焦,没有坚定不移的方向。以至于时至今日,人生过半一事无成,大有无可奈何之日也。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持续不断地自我成长和进步,坚持始终如一的目标,加上每日精进的持续累积,我相信我人生的下半场一定会有不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