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把平时修改学生论文的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作为例子,在课上讲解。这门课获得了学生良好的反馈,我自己也感觉很好,每周备课的过程都充满了无限的乐趣。我甚至还开了博客,与学生分享写作的感悟。
2、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压力,让我把写作体验和压力状态、消极情绪紧紧联系在一起,导致我在之后的很多年中都没有办法再写论文。这种状态很多人都经历过,叫论文创伤后综合症(post-traumatic dissertation syndrome)。
感同身受。我2011年博士毕业,之后的很多年里,一点都不想专业的事。什么项目申请、什么课程建设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碰都不想碰,想都不去想,只想找个小板凳,跟小朋友妈妈聊聊天,回家做做饭。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2017年出国。读博的六年对我而言太难了,几乎耗尽了我所有的精力,期间一定是有抑郁的,我觉得做研究太恶心了。想来就是这个论文创伤后综合症。
3、几年后的一天,我读到了《文思泉涌》这本书,书里建议采用每天写一个小时的方法。当时我在写一篇小论文,就采取了每天写一页的方法,大概每天就花一个小时。我在中山大学图书馆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有玻璃屋顶,一下雨就有雨点和落叶落在屋顶上,美极了。这样过了两个多星期,我写完了论文的主体部分,而且心情很愉快。每天在下午一段固定的时间写,写完回家的时候感到非常满足和充实。之后,我就开始享受论文写作,不再惧怕打开电脑,开始写作。很多人坚持做一件事情是因为有奖赏,而写作这件事情的奖赏来得比较迟(通常从投稿到发表会历时一年),很难发挥激励作用。所以关键在于找到自己的奖赏方式,找到每次写作的小确幸,让自己能坚持长期写作。
4、正如史蒂芬·平克所说,学术写作的本质是与人分享你激动人心的发现,而大多数人写作是为了证明自己做的事情有多难,或者其他人是错的。
5、格式有那么重要吗?我觉得格式本身可能不重要,重要的是格式背后体现出的学术态度和作者受过的训练。
6、对于质量不好的文章,我敢肯定其内容和语言也不好。因为文章质量能反映出作者做事情的态度是否认真,而认真的态度也是好内容的前提。
7、自己仔细核对(proofread)。就像做语法改错题一样,自己给自己挑毛病,永远不要把没有仔细核对过的文章发给别人看。这是对他人最起码的尊重。
8、细节决定成败,做好文章的质量把控,既体现了你的科学态度,也是对自己和读者负责。科研需要有追求极致的精神,写作也是一样,如果每一个步骤都做到了极致,那么很难写不好文章。
9、在修改学生文章的过程中,我经常遇到因为缺乏逻辑性而显得思维跳跃的问题。
10、逻辑的意义远远不止于写作,它可以帮助我们鉴别真假信息,减少被骗的概率,生活得更加健康、幸福。更重要的是,逻辑思维教会我们抛开预设立场,抛却对人、对事的成见,更客观地看问题,这是我们一生受用的财富。
11、需要给读者一个信号,让他们对接下来的内容有所预期。而且这样的过渡能帮助你更好地思考文章的思路和段落之间的潜在逻辑联系,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流畅性。
12、我特别建议作者先把文献梳理好,厘清文献之间的关系,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然后写出结论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