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
这是一本正能量的书,明袁了凡本为教育儿子,以自己的身世经历为依据,讲述命运的发展问题,探索平民百姓的为人处世之方。
全书共分四篇,从立命、改过、积善、谦德四个方面进行讲述,每篇篇幅都不长,语言平实,理论浅显,却字字良言。深含修身治世、重德载道之言,深受世人喜爱。
立命之学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一切福田,不离方寸。务要日日之非,日日改过。务要积德、包荒、和爱、惜精神。
改过之法
第一:要发耻心。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就是说羞耻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天大的事。以其得之则圣贤,失之则禽兽耳。
第二:要发畏心。天地在上,鬼神难欺,天地鬼神,实鉴临之。
第三:须发勇心。人不改过,多是因循退缩,吾须奋然振作,不用迟疑,不烦等待。
积善之方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做到与人为善,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爱敬存心、劝人为善、救人危机、敬重家长,爱惜物命。渐渐增进,慈心愈长。
谦德之效
《易》曰:“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 满招损,谦受益。断不可以有骄傲自满之心。
《了烦四训》是袁了凡人生的知识精华,全书用佛学的思想,引导世人归心向善,是一本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的至善之书,更是励志之书。作者通过自强、探索、进取等思想的传播,让人们去努力改变命运,引导人们用心做事、向善改进。
《父子宰相家训》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这首诗背后的故事讲的就是清张文端公一代儒臣的气度风范。
《父子宰相家训》分为《聪训斋语》与《澄怀园语》两部分
《聪训斋语》为张英辞官归隐后,结合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与成熟的处世智慧,从修身、立品、读书、交友等来对家中子孙敦敦教导,细细叮咛。
他结合古代圣贤的经典名言和事例,告诫子孙修身、治家乃至为政的要道。全篇行文流畅、言辞诚恳,可以深深感受到一个家中长者对于年轻后辈的慈爱、告诫和期待。
《澄怀园语》为张英次子张廷玉所作。张廷玉乃三朝元老,位极人臣,去世后享配太庙,整个清代,汉大臣仅此一人。
张廷玉沿袭其父谨慎低调的作风,遵循圣贤教化,刻苦读书治学,为官恪尽职守,备受朝廷恩宠。
他告诫子侄戒骄戒躁,谨慎安静,居安思危才能保证家族事业昌盛不息。治家之道,谨肃为要。做人要外圆内方,与人相交,一言一事皆须有益于人,便是善人。
终身践行: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本书分四卷,内容丰富。书中多次引用其父张英的训诫,可见对良好家风的恪守与维系。
张氏父子均官至宰相,但为官清廉沉稳,为人谦和阔达,处事圆滑得体。在满人为尊的清廷,深得皇帝信任,为汉人在朝为官,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先例。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的家书,上至父辈,中至诸兄,下至儿辈,均有言及。从修身,劝学,治家,理财,为政,交友,养生,军事均有。
曾国藩出身农民家庭,秉承父辈试仕登途的宏愿,勤于修习,通过自身不断的努力,从文官转变至一个军事家。
一生勤俭好学,笔耕不辍。繁忙的公事之余,利用书信,不忘时时教导弟兄子侄。他相信勤能补拙,说:“勤字工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以现身说法,告诫后辈要勤奋读书,持之以恒。
处处皆强就是弱,做人当强,亦当弱。立身当强,待人当弱。做事当进,享受当退。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不可有愧于圣贤。
子孙虽愚,诗书必读,勤俭为本,忠厚传家,乃能长久。
文章目录:月丫读书 -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