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祭文

不是祭文


今天出去晨跑了。天空灰蒙蒙的,雾气特别大,就在三十米外的公园也仿佛浸在海市蜃楼里一般,不得见其全貌。所以远景是欣赏不了了,我只好看看近景。

让我意外的是,脚边地上铺满了新鲜的落叶——明明在夏天的时节里。看来,就算是温带阔叶林带的植物,对于冷暖的变化也是相当敏感的,只要隔天温差超过5度,那些稍稍年长的叶子便会从树梢上坠下,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唉,生命是何其脆弱!只是清晨温度的骤降,便可以带走沿途百米的道旁树上不计其数的树叶,给这个原本充满绿意的夏天徒添几分凄凉。

而观者只能站在一旁,看着树叶们被清风荡下,却对此无能为力——再一次的无能为力——心中的无力感死死地掐着他的咽喉,让他缺氧,窒息。但他什么也做不到,就算观者用手捧着叶片,它终究变成了落叶,再也回不到枝头,继续它的光合作用了。

就这样,观者又经历了一次死亡。

而一个人一生究竟要经历多少次死亡?从长辈开始,到最后的自己,熟悉的人渐渐地都变成相簿里的回忆,最后轮到自己成为别人的回忆,最后经过年月的冲刷,成为下下代人在清明节的某个意义。

有人说,死亡对于一个人来说是相当轻松的一件事情,比起呼吸,死亡往往容易得多。但是死亡对于死者身边的人来说,确是一件不愿面对的事情。昨天还在和自己同桌吃饭的人,昨天还在和自己同座聊天的人,昨天还在和自己面前走动的人,今天忽然就不再和自己吃饭,不再和自己聊天,不再自己面前走动,心中忽然间缺少了一块,从里面涌出来的,血淋淋的,是悲伤。

人本能地追求幸福,却绝不能忘记悲伤,因为悲伤时的人是最温柔的。人本能地追求生存,却绝不能忘记死亡,因为将死的人是最脆弱的。人在社会上要表现出坚强、勇气乃至于凶悍,但事实上的人却不是这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不想为社会所知的弱点。

所以人要感悟悲伤,所以人要感悟死亡。经历死亡的悲伤,才能把人拉回最根本的地方,重新审视自己,从而为了更好的生存和幸福,重新出发。

或许,这就是老人为后辈上的最后一课吧。

2018.7.11

于哈利法克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从公司出来奔向车站、前脚刚踏上站台、快速车只剩下尾巴留在站台上、再走几步、尾巴也消失在站台、时刻表的提示、我需要在...
    胖子凯阅读 200评论 0 0
  • 记得高中的时候,我们班上有个女同学在她的作文里写道,她觉得班里的每一个同学都这么可爱,每个人身上都有美好的东西。她...
    红浚阅读 59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