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边的课程我们学习了思维的方式本身的局限,今天就来看看我们知识面的局限,以及批判性思维本身的局限,面对这些局限,有什么好的方法可以解决的。
对于知识面的局限,主要包含有两个方面:时代局限和格局局限。
先明确下,对于知识面的局限,主要是针对于个体而言的,这个知识是客观存在的,你不知道,但是有其他人知道的。
首先说下时代局限,举个例子,大家就很清楚,对于我们父辈,50/60年代的人,都喜欢囤积东西,包括再年长一点的老人,剩饭剩菜都不舍得倒,倒回当年的事情,那时也给物质严重匮乏的年代,这个是我们现在人站在我们从小生活的环境所不能理解的。
还有一个局限是格局局限,我们在之前课程中说的内容,一个农民想象皇帝的工作,觉得皇帝用金锄头锄地,他没有见过,从来都不知道皇帝那个阶层的生活。
以上是针对个体的局限,那么对于批判性思维这个系统的局限。
从前边的课程学习,批判性思维作为对于思考的再思考,有自己的模型:拆解思考的整个过程→评估思考的过程→重新/提升这个思考过程。
局限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这个思维并不能帮助我们打开视野和格局,批判性思维解决的是思考“质量”的问题,但是不能解决思考“数量”汲取的问题。
另一个方面就是,作为一个思维系统,本身是不完备的,它只负责批判,没有能力构建新的思考,与上边个体知识面的局限不一样,这个是整个系统的无知。只要我们身在系统之内,我们和整个系统都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悖论或者无解问题摆在那里,无情地碾压我们。这个观点目前我还不能完全理解,有段话,大家可以自行理解: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
面对这些局限,我们就没有解决的办法吗,有,局外意识,下边提供两种思维方式。
成长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
成长性思维的逻辑是:我应该成为怎样,我应该为此做些什么。这个思维方式的主体是个人,更关注自我,对于这个世界的改变只是一个副产品。
创造性思维的逻辑是:这个世界应该成为怎样,我应该为此做些什么。这个思维方式的站位是这个世界,而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什么样的成长是一个副产品。
你更喜欢哪个思维呢?我选择创造性思维。
整个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学习差不多结束了,最后还有几个批判性思维的问题清单方便时刻提醒自己的思考质量。
明天将针对于批判性思维的全部课程做一个整体总结和升华,明天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