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们听到一句话,好奇害死猫!警惕人们好奇心是多么可怕的一个东西,提醒人们不要多管闲事,以免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好奇心真的是一无是处,只会惹麻烦的东西么?如果你乖乖的接受这种观点的话,那你的灵魂里面恐怕会少了点趣味儿。
好奇心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现象,好奇心分为:消遣性好奇和认知性好奇。平常我们说的八卦明星的隐私啊,刷微博朋友圈啊,属于消遣性好奇;去专注学习一种语言或者一门乐器,属于认知性好奇。明显消遣性好奇比较广泛,浅薄;认知性好奇会让你保持学习的热情,让你对不熟悉的领域进行不断的探索,持续性更强。
好奇心是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东西,从婴儿时期就有了。为人父母都有这么一种体验,孩子好奇心特别强,路上看到一只蝴蝶,孩子能在一旁看半天。现在父母都很忙,很难有停下脚步跟孩子一起静静观察蝴蝶翅膀的。孩子的好奇心如果长期得不到反馈,那么她会觉得自己发现的东西都是没有价值的,久而久之她的好奇心就会削弱,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那么我们如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呢?
我作为一个5岁孩子的妈妈,有时候面对孩子一连串的问题也会不知道如何应对。比如,暑假期间孩子舞蹈汇报演出,我给孩子念了一下大剧场的规则:大剧院里面除了白水,不允许带其他的饮料和食物。孩子表示不理解,为什么不能带饮料去喝。我告诉她饮料里面有糖分掉在地上或者椅子上面很难清理。孩子说:“那我小心点喝,不弄脏地面和椅子不就可以了么?”当时我心里在想,就是这个规则,哪来那么多废话!世界是个大舞台,好妈妈这个角色我得努力演好,我克制住自己的情绪。耐心的跟孩子一起查阅了剧场礼仪,孩子听完虽然似懂非懂,但她知道了这是一种基本的礼仪。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问题得到了及时的反馈,并且她学会了找资料,看书,更深入的探索知识。这正是从消遣性好奇到认知性好奇的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我们常说结果不重要,过程才重要。实际上,我们把好奇心放在过程中,往往能获得更好的结果。拿我健身来说,对于一个新的动作,我往往学的特别认真,把握好每一个细节,练完之后发现很过瘾。当我练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熟练了,也没有探索的欲望了,练完了往往觉得还不够,还少了点啥。这个时候我就会找新的动作,或者加大难度。其实这就是我们对熟练的动作失去了好奇心,只求赶紧把动作给做完就拉倒,没有去体验感受的欲望了。这就好比家门口的风景,你往往会更容易忽视。
曾经有个段子,调侃“旅行”。说旅行就是从你活腻的地方,到一个个别人活腻的地方。段子归段子,听起来还确实是这么回事。细想一下,这句话不正好说明了,没有了好奇心,一切都是无聊的。
只要心中有景,到哪都是旅游胜地!所以不要抱怨某个事物很无聊。实际上,世界的有趣程度取决于你观察它的角度。
这篇文章的灵感来源于我在“得到”听到的一本书“好奇心”,下图是这篇文章的思维导图。分享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