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工作伊始,山东大学鲁玉有约支教团的新任教师们已经信心满满地开启了自己的支教工作。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支教工作的日常吧~公政:
把流行音乐引入音乐课堂
"把流行音乐引入音乐课堂"这一尝试是音乐课程设置中的挑战和突破。
学生们喜欢音乐,喜欢唱歌——但很多情况下,这个“喜欢”可能特指流行歌曲。显然,单一的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学生对不同音乐的求知欲望。我想要通过这样多元化的音乐课,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音乐的美,用心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空间。
首先,我介绍了流行音乐的几种形式,让学生了解每种形式的特点。我从众多的流行音乐形式中挑选了几种具有代表性、易懂性、时尚性的形式,包括“爵士”“嘻哈”“摇滚”等,通过本课教学生如何客观地辨别鉴赏不同类型的流行音乐。同时,我不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整合了课外资源,因学生要求对如何唱戏腔、飙高音、腹部发力、胸腔共鸣、真假音转换等流行唱法进行了交流和探索。
流行音乐的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流行音乐有了系统的、规范的了解,而不是只停留在盲目追求和崇拜某位歌手的层次上,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欣赏、鉴别能力。
--记于2022.01.24
景冠彤:
数学课的美好开端
我和杉杉的第一堂课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的复习课。最开始上课的时候我们彼此都不太熟悉,杉杉显得有一些拘谨,回答问题的音量也时高时低,对于一些不确定答案的问题还会沉默不语。其实我的心里也同样有点紧张,第一次进行一对一形式的授课,在对学员了解不多的情况下,我也还没有找到最为顺畅的教学与沟通方式,只能通过不断地提问和鼓励,在了解杉杉知识掌握程度情况的同时,让她渐渐放松下来。
在课程开始的20分钟后,课堂开始渐入佳境,杉杉在发现试卷中的大部分试题她都能够成功答对后,渐渐活跃起来,还时不时地会主动提出问题,这让我们的互动更为流畅,我在回答她的问题的同时也在试图引导她进行思考,比如我们讲到分数比较大小的时候,在分数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如何比较分母的大小?经过我的一步步引导,杉杉自己总结出了答案。
我们通过共同完成一张数学试卷的方式,对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数学课程进行了总体的复习。在这堂课里,我们变得更加熟悉,更是也收获满满,成为我们接下来的课程美好的开端。
--记于2022.01.23
支馨仪:
赏析冬奥会开幕式上巴赫的致辞
今天是2022年2月13日,我们的课程内容是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致辞的英文全文。本次巴赫主席的致辞主题是“欢迎来到冰雪运动新时代”。全文结构紧密,行文流畅,用词精炼地道,具有极高的欣赏学习价值。
课前,我在微信公众号上找到全文的中英文对照版和巴赫致辞的现场视频。课堂上,我和学生先共同观看致辞的现场视频,学习英文演讲中的发音、断句、轻重音等知识。接下来,先由学生自行通读致辞的英文全文。 阅读后,他来复述阅读后了解到的内容,我通过他的复述内容判断他对致辞文章的掌握情况。之后,我们共同按照中文对照版,学习梳理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并就部分难度较大的长难句进行深入分析。在课程的最后部分,我选取致辞文章中部分段落,我朗读英文原文,学生翻译成中文,以此考察其对文章内容和部分重点生词句的掌握情况。
我认为,比起单纯学习课文内容,这样的拓展阅读更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体验更为地道的英语表达、应用。
--记于2022.02.13
仝薪伶:
从《望海潮》开始
今天是第一次支教,还挺紧张的,提前做了好久的功课,因为教的妹妹已经高二了,肩上的责任也感觉挺重的。她的语文不太好,我想了想,决定从最简单的古诗鉴赏题入手。在备课的时候,我先梳理了高中三年所需要学习的古诗,最终决定从《望海潮》这篇古诗入手,因为这首古诗适合高二升学大三的同学学习。
在备课的时候,我从《望海潮》的作者柳永入手,结合时代背景展开《望海潮》的写作缘由;接着展开《望海潮》的古诗鉴赏,一些常见的题型的讲解;最后我拓展了作者的趣味故事以及其他古诗的鉴赏,希望能够让学生喜欢上语文。为了把握好讲课的时间,我也曾经多次演习讲课,为的就是能够把握好讲课的时间,同时也能将自己的所感所想更流利的传递给同学们。
在上课的时候,等待上课时间到的时候我是十分紧张的,在上课之前我先与她玩了一个破冰小游戏,希望能够熟悉一下彼此,同时也缓解一下我紧张的心情。等到开始讲课时,由于多次的演练,我已经对课程内容比较熟练了,最终很好的完成了课程。当课程结束后看到同学给我的五星好评时,我终于感受到被别人肯定真的是一件很令人开心的事情,第一次讲课,我勇敢的迈出了第一步,希望在未来我能够把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
--记于2022.02.14
陈鑫源:
英语辅导与专攻
今天迎来了预约外语课程的第一位学生。在课程开始前我们加上了联系方式,通过聊天得知是一位高一的妹妹,英语一直是是她的头疼的学科。我又问了她具体是哪些方面觉得困难,她表示听力和语法掌握的不好,一些句式结构掌握不清...
在了解了基本情况之后,我对具体的教学大纲做了初步计划。第一,强化听说练习,在每次课后十分钟设置听力训练。首先准备一段3-5分钟BBC英语演讲,先调整倍速,避免全程听不清。然后针对具体的演讲内容进行提问,增加与她的英语对话,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听说能力,培养语感。第二,加强配套练习,据了解,学生也有寒假作业,且上面题型丰富,所以我计划以寒假练习为蓝本,每次课程结束后,布置相关题目,对课上所讲的句式结构、语法等进行巩固,在实践演练中加强对句式结构的把握。
总之,我针对该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了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主要是以必修二课本为基础,加强语法句式的讲解,辅之以配套练习进行巩固,并设置专门的听说教程加强学生的语感,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期待接下来的见面!
--2022.02.17
王哲伦:
文萃启智,诗雨润心。
今天我教授的科目是语文,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字词储备,我选取了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草》(《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
首先,我通过“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模式,带领学生朗读了三遍全诗。在领读过程中,根据学生跟读的情况,我初步掌握了学生尚不认识的生字。例如“远芳侵古道”中的“侵”、“萋萋满别情”中的“萋萋”。之后我将这些生字单列出来,范读给学生,并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了这些生字的含义。之后,我要求学生独立地朗读全诗,我来找出误读的地方。这样过了两遍,学生已经熟读本诗,我决定进入下一阶段。
接下来,我逐词逐句地为学生讲解这首诗的意思。考虑到学生没有亲身去过草原,我便从网络上找了一些草原的图片,为学生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首诗并不难理解,该学生的理解能力又比较强,这个环节进行的很顺利。
最后,我开始问学生“诗人写这首诗时的心情是怎样的?”“诗人为什么要写下这首诗?”等与本诗主旨有关的问题,学生回答正确。我又进行了补充。我要求学生背诵这首诗,并和她约定下次课考察。课程欢乐地结束了。
--记于2022.02.20
启航吧,鲁玉有约!期待后续更多的精彩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