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茹斯汀导演来北京大学参加《坠落的审判》电影首映礼访谈遇到了一些小风波,主要是现场的男嘉宾发表自己意见的时候忽视了留出时间让导演发言,引发现场学生声援把话语权还给导演。这场本来人数不多的首映礼不断在网络空间发酵,让人们不禁联想起《坠落的审判》中的几次男女主的精彩交锋。
意气风发捧回电影节大奖的茹斯汀正式用自己的作品走入公共视野。她毕业于法国国立高等美术学院,早在十年前就有作品受到戛纳电影节的关注,2019年的作品《西比勒》入选戛纳主竞赛。
而《坠落的审判》得以为她带来全球性的荣誉,这个以家庭生活为中心的故事里,妻子是家里的绝对主导方,而且有被出版社承认的写作才能,而丈夫中断了大学的教职,尝试转型成为作家,却一直没能够写完一部作品。儿子在几年前受伤失明,亲近父亲,有很好的乐感。
虽然影片以丈夫意外坠落阁楼死因不明为开头,影片的重点却不是案件的侦破过程,而是两人关系的复杂真相。妻子选择追随丈夫迁居,却不愿说当地的语言,家里经历了不小的变故时,她也一点也没有影响自己的写作进程,除此之外,她的强韧也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每一面,比如认为失明的儿子可以自己把自己当作正常人看待,丈夫去世后很快冷静下来安慰儿子我们要越过现在的困难。
而丈夫更加感性和处于下风。他和妻子选择了同样的行业,但是他一直无法写完一本小说,导致在中年时依旧没有证明自己的事业版图,由于自责自己没有照顾好儿子导致他受伤失明,他自愿选择homeschool,而不是送儿子去上学,在他们两人最终爆发的争吵中,妻子面对他释放的攻击性回应道:“你不能因发现自己没有才能而找人责备。”
很多影评中都有提到,他们两个人的家庭地位是刻板印象中的翻版,因为更大概率是妻子承担支持性的家庭职责,而丈夫更专注于外部世界。也许因为常见,人们对天平的合理性没有发出质疑。
法庭上的几次举证除了在还原坠落过程,也在一步步抽丝剥茧揭示两个人的关系,而旁听席上的观众表情中除了困惑更多是猎奇。被指控的妻子直言:“没有几个人的生活能够经受这种审判。”历经全程的儿子早慧而敏感,他是关键的目击证人之一,也在最终出庭作证中告诉了所有人一个惊人的事实。
影片中的两位主角无疑都具有高度复杂性。妻子有着一针见血的洞察力,这是她能够在写作事业上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与之同时,她也冷静与强大,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坚持完成自己的书,不过,在有些时候,显得不太具有日常生活的同理心。(两人有断交锋,丈夫称:“你从来不会对人友善对邻居微笑。她反驳:“我要是一个对任何人都甜美的女孩也不是你当初爱上的人。”)
丈夫的写作事业还未正式得到出版社青睐,其中有完成梦想之路本来就艰辛和不确定,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常常弃稿,也就很难让编辑看到他有创作一本完整作品的能力,之后他也因为自己疏忽让儿子失明愧疚不已,承担了许多家务,他愤懑的原因其中有家务占据了他绝大多数时间,让他无法专注于写作,而妻子的回答是你要能够写在什么情况下都能完成自己的作品,不要归咎于外部环境和他人。两人的争吵被录下当作证据时,舆论对于妻子十分不利。
茹斯汀导演在学生们声援后分享自己的创作主题,她认为这部电影就是以女性为核心人物进行叙事的,她也相信女导演在创作这样的故事时能够找到许多深刻的细节和自然的表达。
中国观众的热情也给茹斯汀导演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自己称没想到有这么多年轻人对这部电影感兴趣。而首映礼上令人不解的是,翻译老师是精通法语的电影学博士,完美契合这次活动的对谈嘉宾要求,她在其中却只承担了辅助作用,没有参与到和嘉宾的讨论之中,多少有些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