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传》- 关于投资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今天趁休假,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年前就买了这本电子书放在Kindle里面,断断续续地看,可能因为了过了个年,加上年后公司忙起来没有时间投入看,所以总是觉得这本书读了好几个世纪。

读这本书之前,我曾经看过《穷查理宝典》,知道查理·芒格是他的合伙人,看过《聪明的投资者》比较有用的两章,价值投资理论的开山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所著,知道他是巴菲特的导师。价值投资提倡的是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当公司的股票价格远远低于公司的内在价值时,只要你买入并坚持持有不受外界干扰,你的投资结果将不会太差。

巴菲特从19岁读到这本书后,恍然大悟,开始到哥伦比亚大学追随格雷厄姆,坚持 “价值投资” 这一投资原则。

关于投资

巴菲特很小的时候就有经商头脑并不断实践一点一点积累自己的财富,从做送报员到管理,弹子球公司,高尔夫球销售,而这些点子都是建立在他对数字的敏感上,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数据的支撑并且逻辑严谨。他热衷于赚钱,不满商学院的理论教育,读大学时,他觉得比商学院的教授懂得还多。直到他读到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后,终于发现投资的真谛。

以下摘抄书中关于投资的主张

1. 如何阅读财务报表, 从公开的信息中获得对股票价格的客观评价

这是普通投资者可以借鉴学习的,巴菲特之所以能对股票与公司价值有个准确的判断,在于他不厌其烦地认真去阅读公司的年报。甚至,在家里有聚会的时候,他经常也会找借口离开,在自己的房间里阅读年报。

2. 选择一只股票靠的不是别人信口开河的评价,而是要靠事实说话。

股票不是赌博,不是随波追流,不是建立在大家对价格的猜测上。

3. 股票会回归自身价值,坚信自己判断的投资者需要有耐心。

股票在经过市场的跌宕起伏后,终归会回归于它本身的价值,那便是公司是否盈利,并持续创造盈利的能力。

4.投资者需要这样几种素质,第一是理性与智慧;第二,完美的经营之道;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坚韧不拔的性格。

格雷厄姆说道。

5. 股东和公司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

巴菲特不喜欢那些挥霍公司资源只注重自己的利益,而没有把股东利益放在第一位的企业经营者。

6. 不愿意涉足公司的具体管理工作,做一个投入但又保持距离的旁观者。

巴菲特从一堆数字中可以判断中公司存在的问题,并为公司的经营提供一些建议。当他看到企业的经营越来越差没有达到应有的预期的时候,他会运用董事会的力量,对经营者施加压力。同时,他对于真心守护发展公司的经营者给予充分的信任,也让一些被收购企业的原有CEO愿意为他卖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