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丝朝霞的微光割破晨雾,映在千家万户的窗棍之上。通义村,这个安定祥和的山村,又开始了忙碌的一天......
阳城通义村位于县城南部,古时称“旃”村,全村主要由侯、孙、常、酒四大家族构成。这座古朴的小村已走过了千年的岁月,是一个以中华“义文化”为首要治家格言的家族式村落。
宋、元时期,旃村侯氏已是山西南部的一个名门望族。据《侯氏族谱》载:侯氏先祖侯道济官至丹徒县令;侯仲良官至大学士;侯成父御封为驸马都尉;侯建甫髙中迸士,官至翰林供奉,被御封为金牌元帅;侯元毛遂自荐,揭榜抗金,被御封为万户元帅……—族两人先后被御封为元帅,其府邸广插赤色曲柄旗即旃旗,这是何等的荣耀,故后人将其所在村落称之为“旃村”。
在古村老街的入口处,门楼上烫金的通义村三个遒劲的大字闪十分引人注目,一种古朴典雅的气息扑面而来,它既是通义村的名片,更寓示着通义村的义文化从这里起源。
旃村又何以改名通义村呢?这还得从历史上一个名门望族---侯氏家族说起。据史籍记载:某年一场水灾席卷了中原大地,黄河决堤、洪灾泛滥,遭灾之地的灾民啼饥号寒、拖儿带女,背井离乡,四处逃难。为了活下去,一股逃难的灾民沿着古商道从中原大地北上,相聚于旃村南山庙宇避难。人们腹中饥饿、衣食无着,眼睁睁地期待好心人的救济。侯员外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族人解救难民,大伙取土盘灶、劈柴煮米,舍饭施衣,救活了数十条性命。在侯氏家族影响下,孙、常、酒几大家族也加入了赈济灾民的行列。整整九九八十一天过去,这些灾民思乡心切。在灾民离开之际,村民又慷慨解囊,又是送盘缠,又是送干粮。他们的义举感动了流离失所的灾民,也成就了旃村“通人情、重义气”的美名。
旃村人重义救民的事迹很快就传到了官府。时任阳城知县亲书“通义之邦”四个大字以示褒奖。社首将这四个大字装裱悬于旃村都门楼之上,格外引人注目。久而久之,人们渐渐地将旃村称之为“通义”。
沿着古街道漫步,依稀可见的老宅错落有致,向我们讲述着这座百年古村的悠久历史。这座斑驳可见的古宅就是元帅府,据说元帅府始建于宋金时期,为金代进士侯建甫所建府邸,故又称进士第,其座落在村中主街北侧,大门向街,气势恢宏,现存建筑为二进院,分为主院和下院。主院堂房为五开间,门前筑有方型月台,并辅以围栏,两侧为台阶,为北方民居所罕见,至今约800余年。原院落正门上有两块御赐金匾,一块上书“四世荣封”,一块上书“元帅府”,可惜毁于动乱;原大门蹲有石鼓一对,高逾人头,亦毁于战火。
有趣的是院内一株丁香树,祜之后荣,红白易色,至今仍散发着清香。说起这棵丁香树,还大有来头。相传金宣宗迁都到汴梁后,曾御赐在朝为官的翰林侯建甫几株丁香树苗。侯建甫视为珍宝,差仆人星夜兼程送回老家,栽种在故居院内。沧桑数百年,丁香树荣了又枯,枯后再荣,一直传至侯老汉之手。这棵丁香树根茎粗壮,枝繁叶茂,被乡邻视为“神树。
关于这棵丁香树,还流传着一段仨兄弟义哭丁香的故事。古旃村侯可进老汉,一生以义待人,以义持家,为三个儿子置办了不少家业。孰料老汉去世后,三个儿子却见利忘义把家产一分为三,最后连院里的一棵丁香树也不放过。分家时,三个兄弟都想要这棵树,吵了半夜,才商量好把这棵树伐了,一分三截。第二天,三个人拿着锯斧来伐树时,只见满树紫红色花一夜之间都枯萎了,树叶落了满院。三兄弟大惊,想想父亲生前教诲要和睦相处,通晓大义,如今为了这棵树几乎反目成仇,哪有一点义字可言,莫非是伤了亡父之心,惹恼了这棵神树?兄弟们顿觉悔恨交加,围着神树大哭起来,三个媳妇也伏在树下痛苦,一直哭了三天三夜,泪水洒在树周围,像是下了场及时雨,那丁香树竟然又奇迹般地“复活”了。令人称奇的是,这棵原来的紫花变成了白花。
从此,三个兄弟重拾以义持家的美德,再不提分家之事,日子越过越兴旺,在四邻八乡赢得子很好的口碑,乡人见他们的孝心感动了丁香树,都夸他们“通情晓义”。
然而在通义人的心目中,最让人感到自豪的,是通义村另一个家族酒家的先人创办的私塾。私塾的开办不仅是酒家“以义修身”最好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它把善行义举的种子,播向每一个人的心田。
古都里通义村的书房院,建筑风格属明清四合院民居。院落坐北向南,呈四大八小格局。部分墙体内部为砖,外墙为片石构造。瓦坡进深五椽,外墙为封裹檐。院内出楼道和挑檐,楼道挡板刻有示意吉祥的花纹图案。院内四周出石台阶大门在西南侧。明清时酒氏长期在此次开办私塾,专供族人子弟读书。清末民初,村内学子均在此就读,人称“书房院”,此后这里便成为村内热闹之所,也培养出诸多仁人志士。
数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通义古先民重情重义,守节守义,行孝行义,涌现出一批批义士烈女,多人多次受到官府的旌表嘉奖,其中孙丕承祖孙三代均受到官府嘉奖。
通义古来崇尚节孝,妇女严遵“三从四德”。官府旌表节妇烈女,为其挂牌建坊,甚至有奉旨入祠者。据阳城县志记载:仅载入同治版阳城县志的义士烈女就多达12人。酒氏族人崇先祖孝节懿德,老宅所镶“故民儒士酒君相之惠常氏妻坊”至今尚保存完好。
历经岁月的沧桑,如今古村里的老建筑年久失修或已消散在了历史的时空中。但是,关于古村先哲们行孝义的故事,却在古村里世代相传。
通义村不仅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和历史积淀的古村落,更是一个诉说着抗战风云和革命岁月的历史留存,近代的中国内忧外患,以义为先的通义人在滚滚的狼烟中,谨记着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守仁行义天下的信念,高举着民族大义的旗帜,写下了不朽的战斗诗篇。”
历经了岁月的磨砺,通义人“以义修身,以义事国”的精神一直都没有变。随着时代的更迭,通义村的‘义’,也被不断地赋予着更多新时代的内涵。
在通义村委的后院耸立着一座高大的纪念碑——侯国太同志纪念碑。侯国太同志任通义村党支部书记二十七年,为通义村的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
通义村原来是山是秃山,地是黑沙板,有地不打粮,百姓闹饥荒。面对这一切,时任书记的侯国太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如何才能使百姓走出困境的难题摆在他的面前。他带领村党员干部及骨干们,到平顺县西沟村向全国劳模李顺达取经学习,结合通义实际,决心以林兴村。
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他带领干部群众靠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开炮锻石打大坝,搬山填沟造良田硬是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了一个全国文明村和植树造林先进村,誉满三晋,名扬全国,彻底改变了通义村吃粮靠返销,花钱靠救济的落后面貌。
二十多年过去了,人们不会忘记这位受人尊敬的老书记,他的不朽功绩至今仍像一座丰碑铭刻在人们心中。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如今的通义村龙山叠翠、汤庙晨钟风景优美,新型农场更如雨后的春笋一样不断地涌现。、
传统的精神历经岁月的磨砺,依然在这个古村当中激荡。而古村上的年轻一代,也义不容辞地肩负起了他们的责任和使命。
为了铭记古代先贤之善行义举,弘扬古代通义之孝义文化。在常志红、侯富军等人的倡导和主持下,建起了村史馆传承义文化。
走进古村的中华义文化展览馆,看见最多的是“义”字。大大的“义”字和“见得思义,见利忘义,不义而富且贵,与我如浮云”的警句,无不昭示:通义人以“义”当头,以“义”治家,以“义”传世的理念。
崇义、行义的民风在这里延续传承。这一切,既赋予了通义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更使得通义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