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你总是“半途而废”
有些人说每次下定决心要去读书,但是都坚持不下来。其实所有喜欢读书的人估计都不是“坚持”下来的。但有大师说,大体而言,有些书读的本身就是享受,我最担心的就是读完。。。读书的过程就是享受,享受那些作者帮我们解决问题、看清世界。只有抱有这种心态,可能你才有机会“坚持”下去。
我把笑来老师的这个专栏推荐给了家人,结果俩人都不感冒。俩人的反应让我感到着急---我也是推荐给家人群,结果没有一个人打开了听,虽然钱大家都喜欢,但是读书这样慢更新认知对钱的影响来得慢,好像都不喜欢。估计关键的是,我的影响力不够,我得活成光,才能影响身边的人。---更好的方法可能是让对方看到你的变化,主动来向你咨询意见,这个时候你推荐的成功率就会大大增加。
以前不喜欢学习,觉得那些喜欢学习人都是在装。但是现在我学习的时候,也变得根本停不下来。---做自己正确的喜欢的事,就不会太在意别人的想法,我们在别人眼中没那么重要,所以也不用太在意别人眼中的自己,等自己成长了活成一道风景心里就偷着乐了。---这就像是你学会了一个技能之后,你的世界就不同了。不论是游泳、编程、英语,还是其他任何技能,学会的人回头去看过去的自己,都会有“重生”的感觉。
这周的话题感觉和之前学过的“刻意练习”有矛盾,既然“赋予了重大意义”,“根本停不下来”,又为何需要刻意练习呢?---“刻意练习”我理解我主动想学习一种技能,需要专门用心1万小时练习 才能掌握技能。“赋予了重大意义”,目前这个技能我不太喜欢,但实际中它很重要,所以我得“赋予了重大意义”把它变成我喜欢的事刻意练习来做。---有兴趣的时候刻意练习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是感知自己进步的过程,自己的元认知能力也得到了彻底的放松。 那么当一件事并不是你的兴趣,最好的方法就是给它“赋予一个重大意义”。让它帮助你进入到那个“全神贯注”的状态,进而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这篇文章在老师Live的时候就听过,我还一字不差地记录了下来,但是今天看来,仍然有不一样的想法。---温故而知新,每次学习都有不同理解。第一次看估计从文章中抓取自己感兴趣的字眼,第二次估计加深印象,多看几次才能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写文章的逻辑。我思考能力还差得太远。--- 读好书,看好文章的过程本身就是享受。那些经典歌曲电影书箱,每一次重听和重看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文章还是那篇文章,但是你的理解能力和关注点已经不同,所以能够从文章中收获的东西也不同了。
对行动赋予的意义,总是战胜不了大脑对行动时痛苦的排斥。如何赋予行动足够的意义呢?---如果赋予意义战胜不了大脑对行动时痛苦的排斥,说明这个意义赋予得不够重大 ,每天的学习是为了自己理清赚钱思路,毛算下让自己投资不再亏损 ,怎么着也算1小时200元,每天1-3小时,怎么也为自己挣了200-600元。---什么样的意义足够重大? 这个问题的答案对于每个人来说是不同的,因为让每个人真正感到兴奋的事情是不同的。重要的是找到那个你真正想要的东西,让它成为你行动的意义。
钱啊,挣钱的思想啊,对我们没有吸引力吗?
二、激励相容
概念:代理两难---拥有资产,是所有者,拥有经营能力,是经营者。这种“委托-代理”的结构,在整个商业世界中,无处不在。这种“委托-代理”机制有个重大的问题,委托人觉得收益主要是投资回报,代理人认为收益主要是劳动成果,都觉得被对方占了便宜,所以委托人不愿与代理人分享利润,代理人不愿意为委托人尽心尽力。这种现象被称为“代理两难”。
运用:如何解决“代理两难”?---激励相容”。激励相容,其实就是指私利与公利的一致。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如果能有一种制度安排,你越自私,公司就越赚钱,这种制度,就是“激励相容”的制度。
运用:如何解决“代理两难”?
例有家公司,为了企业发展,它成立了一家子公司,探索新业务,对经营团队采用了激励相容”的方式 ,总公司50%股权,总经理必须购买股权
他说,要用和总经理共担风险的方式。对一家初创公司来说,每天都是风险。如果“激励不相容”,总经理就会无视创业风险。那怎么办呢?经营层必须购买股份50%,总经理买了10%,核心管理团队也要买15%,请母公司高管购25%,另50%让母公司持股,这样大家的利益一致。当然不愿意掏钱的员工,那你和公司目标不一致 ,就请离开吧!
小结:认识“激励相容”
每个人都有自私的一面,如果能有一种制度安排,你越自私,公司就越赚钱,这种制度,就是“激励相容”的制度。就是承认人性的自私,用正确的机制成为大家共同获益的原动力。
现在公司也有股权激励,按超过去年同期业绩为基数虽然不高但也还好,目前是按业绩算50%发放,50%留着买股基金,等5年后钱转入公司成为真正股东。在我没有付钱到公司前时,我还真没有把自己当作股东,但不影响我愿意为工作作出的努力,在一个公司做不好,自己的职业口碑不就烂了吗!
用“激励相容”的逻辑,设计中国男足国家队的管理机制?我也不懂,瞎想吧,把工资分为基本工资+体能达标练习费用+成绩绩效,平时只发基本工资,每月体能达标后发放达标费用,有比赛成绩,再发成绩绩效。成绩不好,那就平时就用基本工资过生活,再用保持身体体能的费用做好锻炼。一年成绩不达标,整体收入下降20%,第二年年成绩不达标,下降40%,第三年估计换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