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都被工作的事情搞得焦头烂额,陷入很多两难,无法权衡利弊,满脑子都是X——未知数。
时代在变,消费模式也在变,面对线上线下的物欲横流,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跟着变化,可苦了我们这些传统生意人。
规模小、经营成本高、产品单一、服务粗糙、线上电商冲击,线下竞争激烈等等问题,都是传统零售行业已经在经历的难题。现在炒的很热的“新零售”,理念很好,但于我们这些小个体而言又是望尘莫及的。
该变还是得变,市场逼的你不变也得变。先进的经营理念我听过很多,市场上的成功案例也是随处可见,可要具体落实在自己的店里,一时真是无从下手,整宿整宿的琢磨要如何调整,要导入什么样的机制,设计什么样的薪酬制度,如何培训几个业务骨干来提升营业额……
现实总是“晚上想想千条路,第二天起来还是走原路”,真是让人痛心。关于这个问题,我也听取了很多优秀同行的意见,都在强调团队建设、店铺氛围、细致的服务和定期的自我培训。说得都很好,可当我自己去执行时,才发现难度是那么大。
都说业绩治百病,可到底是有了这一系列的改变才能带来好业绩,还是有好业绩作为前提才能有效带动这些改变呢,否则都是纸上谈兵。
这几天开始着手搞团队建设,目前一共4人,共同经营两个店铺。专业知识的讲解、销售流程的培训,还有一些销售技巧的分享成了我的主要工作,我觉得生意再小也要专业,一群散兵游勇成不了事。所以,我是先从“人”入手的,虽然目前收效甚微,但较之前的懒散状态还是有很大改善的。
在这一过程中我发现一些问题,一下子给员工导入的太多他们根本听不进去,业余惯了,突然要求他们专业起来,对他们来说太突然,之前养成了很多坏习惯,一下子根本改不过来,要求的太多反而效果不好,容易给团队成员带来压力,本来就人少,逼的太紧人员容易流失,这事还真得慢慢来。
同行中人都唯“海澜之家”马首是瞻,人家是标杆,我们这些小户只有羡慕嫉妒恨了。我现在有一个小目标,我要把我的店打造成皮鞋店里的“海澜之家”,没有别的办法,就是模仿。深入了解其经营理念、方式,培训体系,然后结合我的具体情况照搬复制。
我知道这需要一段时间,我会落实落实再落实,有没有效果还不得而知,姑且先当是“试错”阶段吧,到时候会把具体执行情况和心得再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