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4/28
演出结束,和远道而来为6月底巨蟹座做准备的凌珂一路闲聊着回去。聊星星点戏,聊今天的戏,程派的腔,赵欢的唱等等。聊着聊着凌珂说了一句:“今天赵欢的引子打得太好,我在心里默默地给她鼓了个掌。”“我也是!”那一瞬间的兴奋难以描述,就觉得在500多人的剧场里,有一种秘密的默契和友谊曾在空中安静传递,而当时的我们并不知情。
“守冰爽贞节为本,效孟母教子成名。”回家来忍不住又把音配像的几个版本找出来,细细又听了听各自的开场引子,以及之后那段曾经很担心现场观众会不耐烦听下去的二黄慢板——因为担心,之前已经给好几位朋友、尤其是带孩子来的朋友打过预防针,告诉他们说:坚持过这段,戏就很好看很紧凑了,一定要耐心。
连续几个星座都是武戏、玩笑戏、花旦戏,属于入门级观众最容易接受的轻喜剧类型,因此星星点戏越来越受欢迎。然而自己心里很清楚地知道:这绝不是京剧的全部风貌。要真正触摸到京剧声腔的精华之美,悲剧、二黄、慢板,这些是不可回避的难题。
好几年前,李锡祥老师曾说起一个老说法:“自古二黄不卖座”。可以想见,即使是在京剧的黄金年代,相比慷慨激昂、铿锵斩截的西皮戏而言,更委婉低回、摇曳生姿的二黄戏也是相对不那么受欢迎的——要在热闹喧哗的戏楼酒肆里耐下性子来欣赏一段二黄大慢板,又谈何容易?所以,别以为慢时代就什么都是以慢为美的,那也只不过是一种无从快起的不得已而为“慢”。给百年前的人们看看电影、玩玩网游,只怕一样会有大批庸众将叛逃京戏决绝而去的。
可是,今天不知为什么,这段慢板听起来格外优美。“春娥女好一似失群孤雁,老薛保他好比浪里舟船,薛倚儿他好比无弓之箭,每日里在书房苦读诗篇。”几句老腔赵欢娓娓唱来,直听得我满心满腔皆是哭不出的浪漫——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程腔一起,又是白乐天笔下的这种感受了。
现场感,是一切舞台表演艺术的灵魂。看电视、看视频直播,再怎么动听总是湮灭了最灵魂的那个部分。而今天在星星的现场,似乎有些什么被格外地擦亮。那些恰到好处响起的笑声和掌声,证明这个打开方式,对了。对于喜欢普及式轻喜剧或武戏演出的入门级观众来说,二黄慢板仍然会是很艰难的一关。因为真的慢。然而不要紧。不喜欢,不接受,也无妨。就先放在一边,继续快板继续流水,以至原板。也许慢慢有一天,就像打开了一份尘封多年的礼物,会重新在其中发现迟到的惊喜。那就姑且留个悬念,让时间去编写之后你们之间的剧情。
今天另一件比较高兴的事是上座率。在3/15亲自为“小丑挑梁”站台宣传之后,其实对今天的票房是有隐隐担心的。毕竟沪上真正的京剧消费群就是那么相对固定的一个群体,同一天、两个相隔一公里不到的剧场就这么旗帜鲜明地打起擂台,观众人数必有捉襟见肘、难以敷衍的窘态。而因为之前档期安排出现失误,白羊座勘玉钏,到今天金牛座三娘教子,只有️9天完整的宣传期。整个制作团队压力山大。推讲座、频繁更新公众号、商谈团购,等等等等,做了一切应该做好的事情之后,终于在今天看到了努力的结果。图️1。
感谢各路好朋友盛情到场,感谢赵欢、范老师和小朋友的精彩表现,感谢姜鹏教授精彩的古代家庭伦理知识分享,感谢刘磊颇具大将之风的乐队介绍。更感谢星星点戏开演以来各路星座积累下的良好口碑。这让一个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变为可能——上座率超过9成。
而事实上,一个涵盖了几乎青衣行当二黄所有板式的程派唱腔作品,一个马派老生唱腔炉火纯青的作品,是最接近京剧艺术最高级最精华的美好样子——温润、动听、悠然自在。以这样一枚夜明珠来匹配审美天才金牛座,实在也是恰如其分的安排[嘿哈]
夜深联系严老板,得知《佛手橘》在逸夫舞台演出也十分顺利成功。很为他们高兴。我不喜欢“打擂台”这样的词藻,作为上海滩兢兢业业在做京剧演出推广的两支团队,我更愿意用“守望相助”来形容彼此良性的竞争关系。只有整个京剧行业的演出市场逐渐兴旺起来,才会有真正的春天来临。
#星星点戏✨春天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