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美国汽车公司的高管到日本去参观装配生产线。在生产线末尾,车门装到了铰链上,跟美国车厂的做法一模一样。可有个步骤不见了。在美国,工人会用一支橡胶棒敲敲车门,确保严丝合缝。
可是日本的车厂里没有这一步。美国人十分迷惑,就问日本人,他们是在哪一个步骤确保车门跟车体严密贴合的。日本向导腼腆地笑了:“在做设计的时候。”在日本的汽车厂,他们不是检查毛病,收集数据,然后找出最好的解决办法,而是在一开始就设计出了想要的结果。如果没得到想要的结果,他们就知道,肯定是源头的某个地方出了问题。
一天参观下来,下线的新车中,美国车和日本车上的车门都跟车体很合适。只是日本人用不着雇人敲车门,也用不着买橡胶棒。更重要的是,在事故中,日本车的车门似乎更坚固、更耐冲撞。这一切只有一个原因:他们从一开始就确保车门的尺寸是合适的。
为什么日本的汽车厂能那么确定每一个车门在设计的时候就能100%的安装上去?而美国通用就不行呢?我们再来看看苹果公司的例子:
如果苹果公司和大多数公司一样,他们的广告也和其他公司一样从外到,第一句话先说公司是做什么的,之后是他们认为自己的产品哪里跟对手不一样,或者是哪里比对手强,然后再说句号召性的话,鼓励人们采取购买行动。公司寄希望于凭借这些信息引起某些预期购买,那么他们的广告多半是这样的:
我们生产的电脑特别棒。
他们的外观特别漂亮,操作起来很简单,而且很人性化。
想不想买一个?
这算不上是一个强有力的广告,可是绝大数公司都这么做,B2C、B2B市场也是如此:这是我们的律师事务所,我们的律师都从名校毕业,我们的客户都是实力雄厚的大型公司。雇佣我们吧。”
再来看看苹果公司他们公司的广告,又是如何写的呢?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挑战现状。我们热爱标新立异。
我们挑战现状的方式是,采用漂亮的外观设计,让产品操作起来很简单,而且很人性化。
我们生产的电脑特别棒。
想不想买一个?
是不是有种不一样的感觉呢?这两则广告看起来哦只是调换了一下位置和添加了一些文字,怎么看起来效果就差这么多呢?原因在哪里呢?
苹果公司最开始时是我们常用的宣传方式:先说高考公司是做什么的,期望告诉大家我们在这行是专业的,接着再说明自己的产品哪里比其他公司的产品更优秀,接着就是期望购买,缺少了人们为什么要购买。
而苹果公司回来的广告确实先说明了他们“为什么”开始这样的原因,意图和信念,接着就是他们要如何做,再然后是做什么。从“为什么”开始这本书讲的就是下面这中宣传方式,先把你的“为什么”讲清楚。那么什么是“为什么”呢?
什么是“为什么”
从“为什么”开始里面的“为什么”是一种思考方式,又称为黄金圈法则,他把思考和认识问题画成3个圈,
最外圈是what层,也就是做什么,指的是事情的表象,也就是发生的结果。
中间是How层,也就是怎么做,指的是实现目标的途径。
最内层是Why层,就是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你的本质、信念和理念。
从“为什么”出发和操纵的区别
本质区别有啥不一样?
操纵:从外因中寻找方法。通过价格、恐惧、心理、煽动性的言语、承诺、大数据统计的方式,来使客户有购买行为的方式。
从为什么购买:人们遵从的是内因。人们寻找拥有共同理念的人,更容易有归属感、忠诚度。
优点的不同:
操纵: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出什么交易,能迅速的看见成果的销售量提升。
从“为什么”开始:人们从心里认可的你的理念,愿意花更多的钱去购买不成熟的产品,同时忍受功能上很多的不方便,而且愿意向他人推荐。客户的忠诚度和追随者的认可。
缺点的不同:
操纵:用大量的时间今天带来短暂生气,但客户往往并不忠诚和信任。
从“为什么”开始:开始的时候起步比较慢,常常和同行们的行为方式不太一样。
有“为什么”就一定能成功?
悲观主义者往往是对的,但改变世界的是乐观主义者。有“为什么”不一定能成功吗?想要成功必须具备两种不同性格的人,一个是幻想家“为什么”,一个是实干家“怎么做”。
我们都知道比尔·盖茨但他的背后有保罗·艾伦,沃尔特·迪斯尼背后罗伊·迪尼斯,史蒂夫·乔布斯背后有史蒂夫·沃兹尼亚克,前者是拥有为什么的幻想家,后者是拥有的怎么做的实干家。他们拥有着相同的信念,充当着“为什么”的幻想家把他们的理念融入到公司的各个产品和生活当中;而充当着“怎么做”的实干家们去规划和落实幻想家门的各种理念,他们更加务实,他们所做的所有动作都能够进行评估。
企业主是当中的“为什么”结构
“为什么”层:对应公司的领导者( CEO ),是公司的理念和本质。
“怎么做”层:对应资深高级管理人员,也是最早的接受者,他们是企业理念和本质的规划者和落实者,是的少数人。
“做什么”层:对应的是一大群工人和员工,他们是执行者和行动者,是绝大部分人群。
生活中的运用
第一次牙疼,牙疼是现象(what),第一反应是吃止痛药,牙疼怎么做(how)?去药店买止疼药,进一步探究为什么会牙疼(why)?店员说是发炎导致的牙疼。
过几天又第二次牙疼,牙齿又发炎了(现象what),吃消炎药(怎么做hou),过几天又开始牙疼,周而复始,牙疼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那么我们碰到这种问题要怎么做呢?牙齿发炎怎么办(现象what)?去医院找医生帮助,为什么牙齿会发炎(寻找本质why)?补牙!这就完了吗?没有!黄金圈法则最后一步,为什么牙齿上面有个洞?是不是生活习惯造成的?牙医回答不是,是因为小时候牙齿的发育问题造成的。这时这个现象(what)是不是要到这为止了?这要怎么做(how)?这已经没办法去补救了,黄金圈法则到这个循环就可以停止了,接下来该补牙的补牙,该缴费的缴费,该吃药的吃药,不会再有频繁的牙疼了。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经常性事后问自己为什么,却不在事前问自己为什么要那样做。就因为我们常常看事情只是看现象而不看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