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从小很喜欢学习的人,也很喜欢问这问那,可是我爸妈觉得我这样的小孩太烦,他们最喜欢让我背古诗,而且总是和他们朋友的小孩比较,所以我那时就想,难道只有会古诗,会算算术就是好孩子吗?
突然我好怀念小的时候,因为自己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为什么弹钢琴的人能分清楚钢琴上的健,为什么离我们近的房子会特别大,为什么一节课是40分钟,为什么电视能播放,有太多为什么。可是现在你其实还是似懂非懂,迷迷糊糊的答案你已经不想花这个时间去弄懂。
因果循环,你不想花时间去认知,去学习,这就是你对事物失去了好奇心。例如炒菜,大家都偷懒不想烧,所以选择去外面吃,但是其实烧饭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如果你想怎么烧好一顿饭,保持一定的好奇心,你肯定非常想要去了解。再例如洗碗,你肯定觉得好无聊,但是我知道我家宝宝很喜欢,他会想为什么要洗碗,要怎么洗,洗碗前要做什么......所以宝宝的好奇心就是我们该学习的,他会激发我们的求知欲,当然也希望每个父母可以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我还是经常会找百度帮忙,当然不仅仅是无聊的事情,而且还有学习的成分。
今天我就是用我的理解方式来写这篇晨读感悟,我觉得学习也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的,分享的书中还介绍了很多的内容,但是我知道我写的这些内容还是不够生动了,希望通过训练的三个方法:狐猬策略,同理心询问,匠人思维来提升自己的好奇心,激发学习的求知欲望。